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创造奇迹

(2010-11-09 08:55:57)
标签:

社会人生

成长

文化

分类: 我的博客日志

爱心创造奇迹

汤素兰

1993年夏天,我去西藏参加一个笔会,因为特别的幸运,我在大昭寺得到了一位喇嘛的祝福,并获赠一条洁白的哈达。同行的朋友们纷纷借我的哈达拍照留念。最后,当朋友们将哈达归还我的时候,他们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把你的好东西借去了。”我回答说:“没关系,好东西是越分越多的。”多年以后,一位作家朋友还记得我曾说过的这句话。也是在多年以后,我写了一个小童话《挤不破的房子》——一个下雨天,小蚂蚁、小兔子和小男孩在草地上遇到了雨,他们先后挤进小蜗牛的房子里去躲雨,小蜗牛的房子却没有挤破。我想表达的是:蜗牛的房子虽然很小,但蜗牛的爱心无边无际,有爱,就能创造奇迹。

今年夏天,我再一次去了西藏。在西藏逗留期间,我在贡嘎县结识了刚入藏不久的长沙市第六批援藏干部。办公室主任胡金文先生得知我是专门为孩子们写作的作家,兴奋地告诉我,他虽然刚来西藏半个月,但喜欢照相的他已经用镜头记录了许多西藏孩子,他说他不由自主地就会把目光和镜头聚焦在“我们这里的小孩子身上”——他已经把西藏当作了自己的家了,提起藏区孩子,已经不说藏区孩子,而是说“我们这儿的孩子了”。他还邀请我到西藏来采访,写一本关于西藏孩子的书,以便让人们更加了解“我们这儿的孩子”。

11月初,我正在益阳参加一个为孩子捐赠图书的爱心公益活动,接到金文的电话,他说他和援藏的同志们正在筹划“贡嘎县爱心 100活动,他们准备在长沙市寻找一百名爱心人士,结对援助100名藏族困难家庭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他问我是否愿意为他们的活动宣传册写点文字。我立即答应了。因为这是一份光荣的使命。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让不管天南还是地北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

金文是在注视着镜头中无数双藏族孩子的眼睛、看着他们脸上一朵朵高原红时,萌生出筹划“爱心100”活动的想法的。他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们的眼神是那样透明,折射出一尘不染的心灵;又是那样忧伤,似乎艰难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艰辛;那样的渴望,仿佛在憧憬作别穷困,迎接幸福……”

像许多内地人一样,我和藏区的孩子接触不多,我们大多数是从图片上认识藏族孩子的。但今年夏天我去西藏的时候,在秀巴古堡,我看到一个六七岁的藏族孩子在碉楼里玩,我和他打招呼,他害羞地跑掉了。我们在古堡里游览时,他却总是出现在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眼睛不时朝我们看,显然他也很想和我们交朋友。拍照的时候,我朝他招招,他飞快地跑过来了,还用一只粘满用泥沙的小手亲昵地搂着我的脖子,另一只手竖起两根手指,做出代表胜利的“V”型手势。他是旁边村庄里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的皮肤黝黑,脸上两朵高原红,一双大眼睛清澈见底,个子不高,但结实得像小牛犊,显得特别纯朴可爱。这个孩子像我认识的一切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假如他因家庭困难而不得不辍学,他会有怎样忧伤的眼神呢?当陌生的人向他微笑招手的时候,他还会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过来,信赖地靠在别人的肩膀上,举起小手做出胜利的手势吗?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扶一个家庭,也是在描绘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曾经有部美国电影深深感动过我。电影讲述的是十一岁男孩崔弗改变世界的故事。男孩崔弗想出了一个“把爱寄出去”的活动,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改变世界并不难,只要满怀真诚的善意和爱心帮助身边三个需要帮助的人,再让这三个获得帮助的人每人去帮助三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行了,如此这般,这份真诚的善意和爱心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整个世界都会发生改变。

“爱心100”活动也是一个“把爱寄出去”的活动,当100名爱心人士把自己的爱寄给远在西藏贡嘎亟需帮助的100名藏区孩子的时候,这份真诚的善意和爱心一定会创造人间的奇迹。

                                   2010-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