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成长的密码,孕育爱的光芒
(2009-08-09 20:44:43)
标签:
儿童文学评论文化 |
分类: 我的关于我 |
这是我的研究生谭群在读过《珍珠》后写的一篇书评。最近有好多小朋友来信,谈到读《珍珠》的感受,也有些为要完成读后感而发愁,因此把谭群的文章贴出来,希望对小朋友有所启发。
破解成长的密码,孕育爱的光芒
广阔的大海里有一只正在成长的蚌。大海里有礁石、沙滩、鱼群、海螺……年轻的蚌幸福而快乐。而有这么一天,一粒砂碜进了蚌的身体里。从那以后,疼痛开始伴随着蚌。那种深埋在体内的痛是无法言说的,只有蚌自己才能体会到。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曾经那一粒让它痛疼的砂粒,终于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巨大的珍珠。珍珠的光芒照亮了蚌的整个生命。这是《珍珠》的开篇就陈说的一个故事,成为全篇小说的富有寓言的蕴底,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寓言。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的密秘就如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是原凉疼痛,孕育珍珠的过程。珍珠又是什么?珍珠就是在成长中突然看见的一束能照亮生命的,充满爱的人性的光芒。《珍珠》以自我体验的方式深入孩子的心灵,将孩子的心灵世界展示开来,带领我们去窥视珍珠形成的整个过程。
阳子一直是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宠爱的小宝贝,一直就像快乐骄傲的公主一样生活着。可是当她知道爸爸妈妈离开她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了弟弟小虎子后,于是,被抛弃的感觉开始浸入阳子的思想。那种因抛弃而产生的伤心、怨恨和反叛成了一粒碜进她体内的沙,让她痛苦不堪。面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我们以为,成长只是年龄和身体等方面一些可见的变化,但是我们恐怕很少会去注意,伴随着岁月一起流动的,是他们那个可以说是波涛暗涌的内心世界。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变化,身体的变化。成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那些只能用心灵去触摸和感知的东西,却是那样复杂,隐密而丰富。看似自然而然的,平淡无奇的成长,其实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是岁月平缓的流走,迎来,却往往会忽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灵跋涉的艰难,迷茫和痛苦,这种心灵的苦难是超越了一切的,它甚至触及到人性中最为消极的一面。当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们才会明白它明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看似只是在生气后的闯红绿灯,却是涌动在阳子体内的强烈的被遗弃的恐惧和愤怒,甚至触及到了生命里的死亡。为了惩罚爸爸妈妈对他的抛弃,她宁愿被车撞死。
爸爸妈妈走后,她至少还有爷爷奶奶。爷爷因为肺病走了,阳子又一次遭遇了分离,被抛弃的感觉又一次袭来。爷爷走了,她至少还有奶奶。而当阳子的奶奶和王爷爷在一起后,阳子感觉自己彻彻底底被遗弃了,和自己在一起的只有天堂里的爷爷。在这种情况下,阳子选择了离开,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去即杨百万实验中学,在那里没有谁知道阳子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
对自我生身份的找寻和确认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发生的遇见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极其敏感而多疑,充满焦虑,他们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份,怀疑亲人对他们的爱,怀疑自己的重要性,有着被抛弃和分离的恐惧。作者以一种自我体验的自我视觉很好地将这一出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出来。
同时,作者以贴近孩子心灵的笔触也展现了孩子在成长遇到的一系列的烦恼,非常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面对网络,写到一个同龄孩子沉迷网络自杀,而阳子却想不通,为什么他给网络中虚幻的四个人物各留下了遗书,却一封遗书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家人;如性的觉醒,在成长中的孩子开始从儿童跨入少年时期,身体和生理方面开始发生变化,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去注意体育老师的胸毛、喉结;如初恋的萌动,方格送给阳子一个贝壳,阳子脸红了,心里怦怦直跳……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没有教训的话语,没有告诉你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没有惩罚式的结局,而只是以一个孩子的喜忧去感知,去引导,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召唤,有着细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珍珠》的视觉是自我体验式的自我视觉,用“心”来叙述故事,遵从心理逻辑去表达,故事随思绪和心理的逻辑而展开。如开始写一个爷爷给阳子讲的故事,接下来是爷爷送阳子上学的场景,而实际叙述发生的时间却是阳子上五年级的时候,接下来《天上的街市》又叙述的是阳子的出生。这种回返的叙述方式,更能深入探索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对孩子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到位,如阳子想象自己死去后,自己的亲人痛不欲生的样子,不由得好笑。阳子是那么怨恨自己的弟弟,想跑到深圳去把自己的弟弟拐买给人贩子,但看到他的照片后,又不由得有种亲近感,怎么也恨不起来;心里非常想要一台电脑,嘴上却强硬地说不要装;她非常不想吃王爷爷做的饭菜,可是胃和嘴又是那么不争气,愣是要将肚子吃得圆溜溜的才罢休……孩子天真、率直的心理在看似矛盾的悖反里坦露无遗,同时也造成一种幽默的意味,读来不禁让人发笑,轻松的表达契合了孩子纯真的心。
读《珍珠》,在了解成长的密秘的同时,自始至终,也都能感觉到流淌和奔涌在其间的爱。阳子有了被抛弃的感觉,以自我感觉失去爱为开始,而实际上这种爱是并没有失去的,只是阳子在成长中一种自我感觉的错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爱阳子的。阳子的心中也正因为充满了对他们的爱,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所以才那么害怕失去。阳子即使到了杨百万实验小学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也同样得到了爱的温暖。卢莎的热情和友好,还有乔俏俏的温暖的粉蓝色小猪……,这是一个友好而温暖的环境。
正因为阳子其实一直是有爱的,从来就没失去爱。所以阳子在渴望被爱的过程里,也渐渐得到了爱的能力,学会了爱他人。奶奶曾经告诉她,晚上肚子上一定要盖东西,否则就会着凉,当看到卢莎肚子上的毛巾毯滑落了,她轻轻替卢莎盖好;和宿舍同学一起为卢莎举行生日派对,为卢莎庆祝生日;和王爷爷一起照顾住院的奶奶;最终原谅爸爸妈妈,给妈妈打去问候的电话……,所有关于爱的苦恼,最终在爱的光辉里消失了。
孩子的成长所出现的问题,或许是因为自我感觉里爱和信任的缺失。这种错位的理解构成了成长过程中痛苦的挣扎。而当在某一刻,他们终于会顿悟,会豁然开朗。疼痛消失了,最终变成了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珍珠是什么呢?它是成长中的孩子战胜心理的阴影,而获得的一个更加光明,透亮的生命。能够将阳子体内的疼痛孕育成珍珠的,就是爱的力量。爱需要给予,需要沉淀,也需要被发现。正如小说里所讲,成长不是忘记疼痛,不是遗弃本来就有的东西,而是原谅,是将一些新的东西,闪光的东西植进了你的体内,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照亮你生命的一束光,这束光便是充满爱之光明的人性的光芒。
《珍珠》有着一部优秀的作品所具有的特质,它是温暖,轻松纯净而又深入心灵的。它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能够深入地探索孩子在成长中所遇见的心灵上的现实问题,给孩子提供成长的心理体验,给他们以启示,给人带来心灵成长的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