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有朋友把自己的大作发到我的邮箱里,让我提意见。因为时间的关系,也因为水平有限,朋友们的作品不能一一拜读,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十分抱歉。但是,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有些问题是有共性的。有一位老朋友给我发来两篇童话,让我提意见,我给他回了如下文字,现在贴出来,与热爱写作的朋友分享。
XX你好!
今天刚出差回来,看到你的邮件,拜读了你的大作。只是千万别说向我请教,我可受不起哟。
两篇童话都读了。要说发表的话,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有着像你这么多年的文字操练和写作修养,不管写什么,都糟糕不到哪里去,肯定有一定水准的。
但是说到出色,老实不客气地说,也是谈不上的。《蝉》一篇有点知识童话的味道。《小熊》一篇构思比较巧,但也还是人们习惯的思路。两篇童话都采用了反复的方式——重复三次,不断强化情节。孩子爱听的故事,大多数是这样的套路。既然落到了套路中,可见独创性还是有待加强的。
然而报刊是欢迎这类作品的,长度刚好,故事也有教育意义,有些情趣。应该是适合中低年级的孩子阅读。
写童话容易,但要创新很难。写出自己的个性更难。你的这两篇童话,使用的是大部分写作者都在用的方法和技巧,看上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故事在小熊菲菲的身上能发生,在小鸡飞飞的身上也会发生。你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别人也能写出这样的故事,这就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不是独特的这一个。要写出独特的这一个,可能比文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调动写作者的情感因素和生命感悟。只有这些东西才是你独有的。将这些东西外化成童话的情感因素,再采取合适的表现方式,这样写出来的童话也许就有了你个人的印记。如果不是为了练笔,而是当作一个作品来写,每一个作品都应该打上自己的记号。
因为是朋友,我就说了我自己的感觉。没有委婉,说得不对的,请包涵。
谢谢信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