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徒生——人类童年阅读史上不朽的丰碑(下)

(2006-12-11 21:55:05)
分类: 我读的书

阅读安徒生

《野天鹅》

导读——水在不倦地流动,因此,坚硬的东西也被它改变成为柔和的东西了。

赏析:

读《野天鹅》的故事,我们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这是一个民间故事的原型。在民间故事中,这类公主被后母迫害,离家出走的故事很多。但民间故事一般来说结构单纯,语言比较简洁。安徒生的创作,增加了故事的文学色彩,这主要表现在环境的描写,气氛的烘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比如写到森林中的夜晚:“周围非常静寂,空气是温和的;在花丛中,在青苔上,闪着无数的萤火虫儿的亮光,像绿色的火星一样。当她把第一根树枝轻轻地用手摇动一下的时候,这些闪着亮光的小虫就向她的身上飘来,像落下来的星星。”如此温柔深情的描写,是属于安徒生独有的。

当艾丽莎看到水流的时候,“水在不倦地流动,因此,坚硬的东西也被它改变成为柔和的东西了。我也应该有这样不倦的精神!”如此富于哲理的描写,也是属于安徒生特有的。

还有一些极富儿童情趣的小细节,我们也只可有在安徒生的作品中才能看得到。比如小艾丽莎独自玩着一片绿叶,她在叶子上穿了一个小洞,通过这个小洞她可以朝太阳望,这时她似乎看到了她许多哥哥明亮的明亮眼睛。只有像安徒生这种心上开满花朵的作家,才能有如此富于诗意的想像。

《野天鹅》和《海的女儿》都是属于安徒生早期的作品,充满的美丽的想像和对生活的热爱,主人公的身上都表现一种坚韧执着、百折不回的追求精神。

 

《梦神》

导读——梦神奥列·路却埃每天晚上都去看一个名叫哈尔马的小孩子,给他讲美丽的童话故事,带他到神奇的幻想世界去旅行。

赏析:

夜晚,当我们熟睡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做梦,梦见一些神奇的事情。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不能正确解释梦的来历,自然来然的,就会想到“梦神”。

《梦神》是一个无比温馨的、特别切合儿童心理的故事。每天晚上,梦神都会来看望小哈尔马,给他讲故事,带他到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漫游。在夜晚神秘的气氛里,哈尔马练习薄上的字母开始说话了,他还能到墙上画框中的世界去玩耍,坐着妈妈的顶针,由一只小老鼠拉着去耗子洞里参加两只耗子的婚礼……

在幼小孩子的眼中,夜晚房间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但是当孩子独处的时候,有生命的画框、石板、玩偶会让孩子感到惧怕。于是,安徒生为孩子们塑造了一个“梦神”,有了梦神的保护和陪伴,孩子们能尽情地去梦的世界历险,却不会感到害怕。

我相信,每个夜晚都有梦神陪伴,是所有孩子心底的渴望。小哈尔马真是太幸福了,他有奥列·路却埃;你心中的梦神是谁呢?快快张开你想像的翅膀,也为自己创造一个梦神吧!从此以后,让你的每个夜晚都变得神奇!

 

《玫瑰花精》

导读——在最细嫩的花瓣后面住着一个人——一个能揭发罪恶和惩罚罪恶的人。

赏析:

这是一个残酷的、讲述凶杀和仇恨的故事,更是一个讲述爱和正义的力量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姑娘和一个小伙子相爱,为了阻挠他们爱情,哥哥残忍在杀害了妹妹的情人。这可怕的一幕被小小的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将年轻人遇害的消息告诉了姑娘,姑娘找到年轻人的尸首,将他的头颅埋在花盆里,在花盆里种下了一株素馨花。当姑娘殉情而去后,素馨花们用自己香气杀死哥哥,为姑娘和小伙子报了仇。

花儿是美好的,姑娘和小伙的爱是美好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天然的盟友,他们彼此爱恋,相互支持。因此,当小伙子和姑娘死去后,可爱的玫瑰花精和素馨花的灵魂、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们,被姑娘和小伙子的纯真爱情感动,勇敢地主持了正义。

爱无所不在,正义无所不在,爱和正义的力量强大无比。哪怕你只是一朵柔弱的花儿,只要有爱在,有正义在,你也能将一个强大的敌人杀死。

 

《荞麦》

导读——在这个故事里,老柳树把荞麦的骄傲、自大以及接踵而来所遭受的惩罚讲给我们听,希望我们能从中吸引教训。

赏析:

“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的教训我们在故事中见得多了。但是读安徒生的故事,却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他首先把乡村的田野和田野里的场景描述给了我们,他特别写到了老柳树和麦子、荞麦。“它是一株非常值得尊敬的大柳树,不过它的年纪很老了,皱纹很多。它身体的正中裂开了,草和荆棘就从裂口里长出来。这树向前弯,枝条一直垂到地上,像长长的头发。”只是简单的几笔,就将老柳树写活了。“麦子立在那儿,显得非常幸福,它的穗子越长得丰满,它就越显得虔诚,谦卑,把身子垂得很低。”“荞麦不像别的麦子,它身子一点也不弯,却直挺挺地立着,摆出一幅骄傲的样子。”麦子和荞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印象深刻。

尤其是荞麦说的这句话:“愚蠢的树!它是那么老,连它的肚子都长出草来了!”这样的语言贴切而幽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安徒生一生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朗诵自己的作品,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语言生动,音韵和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样一个主题,一个相似和故事,用安徒生的语言讲述,它让你能反复咀嚼,如果由另一个蹩脚作家来讲述,或许会味同嚼蜡。

 

《夜莺》

导读——每一颗眼泪都是一颗珠宝——它可以使得一个歌者心花怒放。而真正的歌者,是自由和独立的,它为天地万物行吟歌唱。

赏析:

安徒生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在他未开始童话创作之前,便经常给朋友的孩子们讲故事。口袋里的一双鞣皮手套、青瓷茶杯上的中国龙或墙角的陀螺,不管什么东西,都能成为他故事的主人公。然而,触发安徒生创作《夜莺》这篇作品的,不是一双鞣皮手套或一只陀螺,而是瑞典歌唱家珍妮·林德。

珍妮·林德是安徒生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她的歌喉使人倾倒,有“瑞典夜莺”的称号。她总是能使安徒生忘掉自己,感受到艺术的神圣。安徒生觉得能认识并且了解这样一个人是幸福的,他对她的感情达到了迷恋的地步。安徒生深情地说:“夜莺啊,亲爱的、美妙的夜莺啊,我多么希望只描写你,只为你写作!”

于是,安徒生把自己梦想和缠绵的感情交织在一起,通过这个优美的在童话,瑞典的美丽夜莺变成了遥远中国的使者。在故事中,夜莺的歌声是那样美妙,它能让幽灵的面孔渐渐变淡,让死神思念起自己的花园来,让垂死的中国皇帝重新获得生命。而在现实生活中,当珍妮·林德演唱的时候,她的歌声里有一种别具一格、动人的东西,音乐厅里的人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整个哥本哈根为之倾倒。

 

《铜猪》

导读——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看到一个穷苦的意大利孩子是如何被梦想所驱使,经历艰苦奋斗的生命历程,最终到达艺术圣殿的。

赏析:

   安徒生从1831年开始第一次国外旅行,到1873年做最后一次旅行,四十二年间,他在国外旅行过三十次。意大利是的一个艺术的国度,是安徒生心中的圣殿,安徒生对意大利的印象,正像书中所描写的:像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子,那么美丽,满脸微笑,但极端穷苦。安徒生初到意大利的时候,就曾经这样思索过:如果我出生在这样一个永恒之城,命运又该会给我安排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当他看到一群衣衫褴褛、赤着脚板、晒得黝黑的孩子从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会长时间地凝望他们的背影,心想,在他们中间,说不定就有那么一个孩子,一个像安徒生自己一样的孩子,有诗人一样敏感的心,艺术家一样独特的气质,并且不安份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梦,在无可逃避地经受长年累月的痛苦磨练后,这个孩子终将展现他现在还沉睡未露的才华……正是这样的思考,触发安徒生写下了《铜猪》这篇童话。

    故事中那个帮助穷孩子实现梦想的年轻画家,据说写的就是安徒生的同乡本兹。本兹像安徒生一样,也是出生在丹麦小城欧登塞。本兹年轻时离开家来到意大利,却不幸客死他乡,年仅二十八岁。安徒生到意大利旅行时,曾寻找过他的坟墓,可是谁也无法告诉他究竟在哪里。于是,记忆中这位同乡兄弟的形象清晰地出现在安徒生的面前,他不由自主把他写到了童话里。

 

安徒生的童话有三个权威版本——叶君健译本,目前版权归浙江文艺出版社。任溶溶译本,目前版权归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另一个版本,归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我个人喜欢叶君健的版本。虽然任溶溶先生的版本可能更口语化,有许多人推崇,但这种事情就像是谈恋爱,你初次认识是谁,后面就很难改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