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莫利炖鱼绝对是大名鼎鼎的地方美食,想吃到这口可不是很容易。
得莫利位于黑龙江省哈同公路的方正县路段,离哈尔滨还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我老家有地理优势,所以这次回国去得莫利吃了两顿鱼,每次都是撑到不行。更让没能回来的西瓜留着口水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西瓜几乎每次打电话都会问我一个问题,最近吃啥好吃的了?一听说我去吃鱼了,他就高呼我实在太没人性,太不体恤远在大洋彼岸的饥饿汉。
今天我把照片贴出来,让他望图解馋吧。

得莫利炖活鱼中“得莫利”一词是俄罗斯语的音译,这道菜的原产地哈尔滨郊区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这个村北靠松花江,在鱼多的时候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一对老夫妇在路边上开了间小饭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他们把当地的活鲤鱼和豆腐、宽粉条子炖在一起,味道鲜美,又不失东北菜的豪放,吃的人是越来越多,结果生意越做越火。
得莫利炖鱼的做法其实不难,可是独特的地方在于离开得莫利,就怎么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我爸有个朋友,在我们佳木斯开了一家专门做得莫利活鱼的饭店,为此还特意高薪从得莫利挖过来的名厨,可是味道却不正宗。说来非常奇怪,除了我爸的朋友还有很多人也尝试在各地开得莫利风味的鱼馆,而且也一样都是挖得莫利饭店的厨师,可是结果和我爸的朋友一样。
这一现象还引起一些专家的注意,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竟然和水有些关系,得莫利的矿泉水富含矿物质,水质与其它地方不同,所以不用这里的水就做不出这里的鱼。可是就算用得莫利出产的矿泉水到外地做,味道也不一样,看来小小一道鱼玄机可不少啊。
得莫利炖鱼以鲤鱼为主,辅料主要为老豆腐和粉条。调料里除了一些家常常用调料外还有特制的苏子油等独特的地方小料。
这个鱼的味道也是相当赞,汤汁浓郁,鱼肉软嫩又相当入味,尽管汤汁酱香浓郁却能与鱼的鲜味相得益彰,可谓锦上添花绝不喧宾夺主。配料的选料也相当讲究,都是当地产的农村老豆腐,软嫩适中豆香气十足,在城市里很难吃到这么好的豆腐。粉条也是相当筋道,从头吃到尾也绝对不黏糊。可见选料也很重要啊。
真的是美味无敌!

据说这里选鱼也是精挑细选的,是统一来自于一个水库,鱼肉一点土腥味儿都没有。而且做这个鱼大小也有讲究,至少都是3斤以上的大鱼,太小的鱼不够肥美。

给配角也来个特写。

每次和老爸老妈来这里吃饭,除了鱼一定还要再来份炒干豆腐,这可是我老爸的最爱啊。干豆腐薄厚适中,很有韧劲。

吃鱼再配点蘸酱菜,够东北吧!^_^,大葱蘸大酱。
米饭里面还放了饭豆,好吃,我小时候家里蒸米饭都蒸豆饭,豆子一般都让我挑着吃了。
这个是得莫利当地产的格瓦斯,是一种俄式饮料,喝起来有面包发酵的香气。
看看得莫利活鱼的价格,在这里吃一条鱼至少要200大元。想着上次吃鲤鱼好像是30多一斤,物价真是水涨船高啊。
特意拍了一张菜谱,这张里面很多都是我们东北的特色山野菜。我本来想尝尝刺老芽,可惜不是季节没有鲜货。

吃饱饭溜达一圈,透过一个小窗能看到厨师在后厨忙乎,我顺手就拍了一张照片,快门一按立马出现一个相当凶悍的女人。冲上来就不停的问“你拍什么,拍什么,拍什么?你是哪的?要干什么?”我一下就傻了,赶快收起相机就走,结果那个女人还是追着我问,我告诉她我就是顺便拍着玩的。我转身走了,就听见那个女人和另外一个人说“看着点她,看看她要干什么,别让她拍。”
是把我当成记者了?还是把我当成偷秘方的了?真不知道有啥心虚的不让拍呢?
饭店门口有两只鹩哥,相当有戏啊,逗得我笑到肚子痛。
我和鹩哥说“你好!”鹩哥不搭理我。我又连续说了两次,结果它还是不搭理我。于是我很没好气的说“你好!”鹩哥说了一句:“你想咋地呀?”我一下就无语了,真会唠嗑啊。它看我还瞧着它,它就不停的说“你想咋地呀?”,另外一只不停的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
我跑回去和我妈说这件事情,我妈也好奇的过来看看。我妈和鹩哥说“你好!”那只鹩哥仰起脖子发出很形象的女人笑声“哈哈哈哈,顺溜!”我妈也是笑到不行,鹩哥看到我们笑,又问了一句“你想咋地呀?”,另外一只还是继续“恭喜发财,恭喜发财。”
吃完饭后,我爸也过来看鹩哥,我爸说“你好!”这回鹩哥很应景的说了一句“再见。”这鹩哥真得很会聊天啊。
逗鹩哥的时候,一个人和我说,别逗了,再逗它该骂人了。我好奇的问它会骂什么?那个人笑着说了句“MLGBD”,我一下
了,我这不是找骂吗。
看看这个上面写着鹩哥们会说的话!
这个老式炉子我可真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估计90后的东北人肯定没有见过吧?怀旧啊。
我小时候住平房,奶奶家也是用这样的炉子烧火做饭,上面那一圈圈的叫炉箅子。我妈说我小时候刚刚会走的时候,从我们屋去奶奶的屋,一路扶着墙走,路过炉子的时候,一把就按炉箅子上了,把手都烫起了泡,可把我妈心疼的够呛。对这种炉子的印象还有小时候奶奶经常在炉子边放个地瓜,所以我常常有甜甜的烤地瓜吃,好幸福啊。

吃完饭出来转,发现店门口还有很多卖野鸡的。如今这些野鸡也都是家养的了,这话听着就有两层意思,大家多层理解啊。
还有很多卖土特产的,东北的粘豆包海棠果,还有我最爱的粘玉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