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下独酌中考题

(2014-12-25 14:53:07)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0.这是一首抒情诗。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他有远大的抱负,然而感到自己无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读后,你认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11.说说“举杯邀明月”的言外之意。
12.李白“行乐须及春”的思想,虽然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是,你能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13、赋予事物以感情,把描写的对象人格化,体现了作者想象的高超。你能够从诗中举出这样的诗句吗?
14、李白不乏写月的佳句,试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10.抒写自己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恼。 11.意味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憎恶,或对权贵的讨厌。 12.作者置身于当时黑暗的社会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而完全否定它。 13.如:举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 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 

 

 

阅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回答问题。

 (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面上虽然冷清、凄凉,但表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情感。

 B.这首诗诗人以独白形式,极力渲染自己情感的起伏。

C. 这首诗开头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角色只有作者一人,这是刻意营造的氛围。

 D.这首诗表现出由“独”和“不独”相互转换的情调,点尽了诗人踽踽凉凉之感。

 (2)下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虽然回环婉转,但也纯乎天籁,诗人的情感自然流露。

 B.诗中既歌且舞,表明作者渐入醉乡,把冷清的场面写热闹起来,反映作者情绪变化。

 C.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和“影”人格化,始终作为“有情”之物描写。

 D.诗的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表现自己凄凉之感。

 (3)古代诗词中描写“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来。_________________

 (4)试评析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方法提示:从诗句的内容、意境及在诗中作用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答案:1.A;2.C;

解析:(3)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突发奇想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

1.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意对即可)

2.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意对即可)

3.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后却有无限的凄凉。(意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