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进中举》中考考题

(2014-12-04 16:11:14)
标签:

教育

《范进中举》中考考题

【2010枣庄市初中学业考试】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范进中举》)

10.《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  小说《   》,作者是   。(3分)

1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2分)

1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胡屠夫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3.有人认为《范进中举》“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请结合所选文段细节加以赏析。(3分)

答案:

10.讽刺  儒林外史  吴敬梓(共3分。每空1分)

11.写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心理变化。(或“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2分。意思对即可)

12.胡屠夫是一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2分)

13.示例:如范进考试前去借钱,“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中举后,“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胡屠夫扯衣服的细心,与中举前的痛骂判若两人,一个无耻、势利的小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字里行间蕴含了鲜明的讽刺意味。(3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毕节地区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探究题(4分)

11.《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是一个懦弱的人,有人说他“热衷功名”,语含讥讽,但却有人认为他“热衷功名”是他矢志不渝的表现;《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他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但却有人认为“愚公真的很愚”。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语,选择一个,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A.范进的热衷功名     B.愚公的愚

答案:11.A.范进的热衷功名:古人有言:“学而优则仕。”范进作为一位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实是对事业的追求,几十年的辛苦努力,始终如一,这种精神值得称赞。当今社会需要他这种苦志的人。

B.愚公的愚:(1)移山没有修路方便轻松;(2)移山可能会破坏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3)愚公的个人意愿,让子子孙孙陷入到无穷无尽的劳苦之中。

(以上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2002年湛江语文中考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8题。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尸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到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 "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个甚么举,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时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浇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

7.选文中的"进学"与"中举"有什么不同?胡屠户对范进"进学"与"中举"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什么?(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对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的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用意是什么? (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 (1)“进学”指考取生员(秀才),“中举”指考中举人。(前者是州府举行的考试,后者是省一级考试)(2分。若答出"中举"是考中举人可给1分;若只答出"后者比前者级别高"则只给0.5分)

(2)①胡屠户的势利可鄙以及世态炎凉。②揭示了知识分子热心科举的原因:一旦中举,名利、地位自然不同。(答出①的可得2分;若答出②的额外加2分,但第二大题不能超过42分。)

8 (1)热衷功名无法自拔。 (2分) (2)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极深,使人性格扭曲。(2分。若只答"封建制度害人"只给0.5分)

【湖北省咸宁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11.本文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3分)

A.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描写。

B.鲁迅的《故乡》中关于杨二嫂外貌肖像的描写。

C.都德《最后一课》中关于小弗郎士上学时的场景描写。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关于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的动作描写。

11、C(3分)

【绵阳市2008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之一。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

D.《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26.C

【2011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5.C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1、写范进喜疯的过程,采用了,请将喜极而疯的过程分层叙述。

•       2、这一段的另一种技法是侧面烘托,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烘托部分,并谈谈它的作用

•       3、文中写范进看喜报时用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请分析其中的意味。

•       4、文中有几处语言描写显示了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请选取一处作分析

  答案:

•       1.动作描写。先是高兴以至于昏倒不省人事,后跑到街上去了。

•       2.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此处侧面烘托,写出了范进中举之后邻居们对其恭敬的态度。

•       3.是指范进对自己的成就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       4.热衷功名: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