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2014-11-11 17:05:55)

2004北京海淀卷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2~26小题。(1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2.“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2分)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委而去之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__的特点。(2分)

   25.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__ 和__ 的语气语调。(4分)

   2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2分)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22.①B ②C ③B ④A
   23.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24.壮阔、浩渺
   25.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
   26.答案示例:①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②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2004广西

   (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__ ”,“退”是指__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__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__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

   二、
   8、D 9、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0、(略) 11、忧 醉与乐 12、先天……后天……

05安徽省(课)

[三]  (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3)山间之四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甲]:        [乙]: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三](15分)

14.(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17.(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13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18.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每题1分,共4分)

(1)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日出而林霏开:                               

    (4)佳木秀而繁阴:                               

19.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甲)                              (乙)                                                                   

2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21.(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3分)

18.(每小题1分,共4分)  (1)日光(2)景象(3)散(或“散开”)  (4)发荣滋长

19.(每个1分,共2分)  (甲):“浩浩汤汤”或“气象。万千” (乙):“水落石出”

20.(每题2分,共4分)  (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21.①(甲)文是写水景,(乙)文是写山景};

    ②(甲)文写了朝暮之景,(乙)文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文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文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对1点给1.5分,答对2点给满分) 

2007河池市(课改区)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6.古诗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仿照“一词多义积累卡片”填写的示例,从【甲】诗和学过的篇目中找出例旬将表格填写完整,可不写出处。(4分)

               文 言 虚 词 积 累 卡 片                         编号:001

虚词

           例             

用 法

意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助词

消散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代词

在空中

 

介词

 

 

连词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何以战

  B.彼竭我盈,故克之      水陆草木之花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恶有甚于死者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8.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风光无限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

                                                                          

9.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分)

                                                                        

10.【甲】段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乙】段展示了作者远大的抱负。你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忧乐观?请结合【甲】段或【乙】段说一说。(4分)

                                                                              

6.(4分,每空1分)示例:

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分)  意义:出现(1分)

②见渔人,乃大惊。          意义:看见   

③曹刿请见                 意义:进见,拜见

7.D(2分)

8.夜间,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碧玉。(4分。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9.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旨(2分。关键词“求”译不正确扣1分)

10.(4分)

【甲】诗示例:中学生应有的忧乐观是忧国忧民,舍己为人。(2分)我们应该像杜甫那样,为民着想,只要人民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2分)

2008年苏州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分)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答案:6.B、E 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湘西自治州(09年湖南省)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发而幽香。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甲]:

  [乙]:

  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登楼所见

水景

 

写景突出阔大壮观

登山所见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9.D答案: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点:芳发、幽香)

  11.[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

 

 

 

朝暮之景

 

 

 

山景

 

写景突出秀美多变

 

 

2010日照(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春和景明      景:               ②四时之景不同  景:        

③而或长烟一空  或:               ④把酒临风      把: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 段

写 

抒 情

一段

淫雨霏霏

 

二段

 

先写

山间之朝暮

再写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答案:①日光 ②景色 ③有时 ④持、执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0.答案: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1.答案:B

评分:选对得2分。

12.答案:

 

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13.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评分:本题2分。只答相同点不得分。

 (2011真题)深圳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9.“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1分)

三十比较阅读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①《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_       的和谐之音。

  ②《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_          的理想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案:13.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4.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符合要求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