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利益毁了我们的文化
文/天涯默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占据22项,端午节、粤剧、书法、篆刻、剪纸等均名列其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文汇报》10月3日)
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个让人值得兴奋的消息,从几年前的韩国人申请“端午祭”的争执开始,到现在的端午节落定尘埃,我想,那些曾经为了端午之争而大费口水的各色人士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终于可以眉开眼笑了。说起来,端午节成为中国为全人类贡献的非遗,可谓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然而,在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我们的肩膀上又多了一副担子,那就是如何保护好这个传统的节日,如何让端午节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这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提及的问题。曾几何时起,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利益面前显得不堪重负,曾几何时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在扯起来的“文化”大旗下,已经支离破碎,成为某些地方的摇钱树。当传统文化成为地方的摇钱树时,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在利益的诱惑下,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点点的被剥离,一点点的消失,剩下的,我们只看到这个载体上处处散发的让人心痛的铜臭气息。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地方热衷于申遗的报道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这些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却总掩饰不住对功利的追求。我们很痛心的看到,一些已经申报成功的文化遗产不但没有好好得到保护,反而横遭破坏,我们很难忘记,从武当山失火到张家界乱建,从泰山修索道到都江堰争坝,“世遗”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破坏,这已经违背了保护为首要责任的初衷,如此对待世遗,我不知道是在保护文化还是在毁坏文化。
申遗固然是好事,但是申遗更是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在世界遗产前冠以“全人类”,那就是说明这份遗产、这份文化不独属于该文化发源国,更是属于全人类。而作为发源国,如何挑好这副重担,如何保护好这份文化,如何弘扬它的内涵,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面对利益的诱惑让它一点点的走向毁灭。
但愿这些璀璨的文化,不要继续忍受功利的重负,但愿我们不要成为传统文化的刽子手,在保护与毁灭前,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多一点保护意识,少一些功利思想,只要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子孙后代眼里的罪人。
于09/10/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