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廉洁的“突击调令”?
文/天涯默客
9月24日上午,河北武安市教育局原局长冯云生来到中国青年报社,要求就此次“突击调令”事件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情况”。冯云生承认,尽管涉及253人的调动“应该算是一件大事”,但没有文件规定说调动教师需要局务会讨论。在他担任局长的12年里,所有的人事调动都没有经过局务会的讨论。记者就此次调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在任职期间是否被送过钱物、家人是否收受过钱物等问题询问冯云生时,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从来没有”。(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在各大媒体纷纷质疑之下,冯局长亲自出面“介绍情况”了,通过冯局长的介绍,我们知道在其担任局长的12年里,冯局长是一位廉洁十足的清官。我们也很欣慰的看到,此前相关部门作出的调查结果,是十分正确的,是实事求是的,由此我们感到,冯局长的“突击调令”多少有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般悲壮式的敬业精神,被免职了,还要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还要将自己没有做完的工作继续做完。于是,我实在是有点想不通,这样的好官,咋就被免职了呢?
可惜,我只看到了一点表面的现象而已,我忘记了,一个被免职的官员,是没有权利对单位里的事情作出任何决定的,尽管冯局长的敬业精神可嘉,但是他的所做却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无论冯局长怎么解释,都是你犯错在先,所以你的解释是苍白的,更是没有说服力的。为官12年,从没有接受过钱物,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想,所有的国人都会开心的说:冯局长啊,你真逗,你不怕把国人的大牙笑掉吗?
说起来,这真是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介绍”,冯局长还知道涉及253人的调动“应该算是一件大事”,难道这样的大事不应该经过局委会讨论来做决定吗?还有脸说什么“没有任何文件规定要经局委会讨论”,从这点我们看到的是,冯局长为官12年里,权力“一言堂”的作风已经深入他的骨髓、脑髓之中了,这本身就是法纪法规所不允许的,亏你还有胆敢把这个作为自己辩解的理由。
太多的经验告诉我们,腐败就是滋生在“一言堂”的绝对权力下,我们也知道,脱缰的权力是可怕的,权力的脱缰,才使得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发生,如何避免“突击调令”等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还是不得不老调重弹,给权力套上枷锁,让它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再上演一幕幕让我们战栗的疯狂。
至于冯局长是否真的很廉洁,我们不得而知,毕竟调查应该还在继续中,但是无论如何,被免职之后的“突击批发”调令行为已经违法了,从这一点上看,不管你收受钱物与否,相关部门都应该给一个明确的说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处理结果,这样,才会打消公众们心头的疑虑。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于09/09/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