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成林”挺好的
文/天涯默客
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司长陆克华日前表示,有些城市将园林绿化当做“政绩”和“形象”工程,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盲目从荒山郊野或深山老林移植大树、古树进城,有的地方一平方米种上几十棵树,追求“一日成林”,甚至假树假花假草上街头。(7月29日《新京报》)
领导们总喜欢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些“惠民工程”,这大概是缘于这两年一些所谓的“惠民工程”被指为“形象、政绩工程”的原因。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这是城市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绿化城市的主要目的。
对于陆司长的批评,我们一分为二看,那些将假树假花假草“种”在街头的做法,应该狠狠批评,而对于那些移植大树、古树进城市的做法,我就替这些被批评者感到了莫大的委屈,虽然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味道,有点急功近利,但是,至少要比那些山坡刷绿漆、插竹枝的做法好多了。
至于陆司长所担心的“违背植物生长规律”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陆司长过虑了,植物生长的规律按照执政者的意图来,是古已有之的事情。早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一年冬天的酒后写了一首诗,大意就是,第二天自己上朝的时候,所有的花必须开放,结果,第二天除了牡丹之外所有的花都开了,于是武则天大怒之下放火将所有牡丹烧为焦灰。从这个传说来看,众物的生长规律,在权力之前,是可以改变的。
牡丹是倔强的,因为不屈服于权力,所以差点落了个灭顶之灾,这一点,我相信所有的植物都会吸取这个教训的,它们是不会轻而易举自毁前程,更不会因为自己的倔强让整个物种遭受灭顶之灾的。所以,我更相信,只要权力部门想让花草树木迁移,它们只能乖乖的迁移,只能乖乖的在新环境下更加茂盛的生长。
大概,我们的职能部门也是知道这个故事的,所以为了让市民早日享受到绿化带来的种种好处,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了。这其实不能说我们的父母官在搞政绩、搞形象,这完全是出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一片苦心而已。看来,我前文所说的急功近利,也有些用词不当的嫌疑,我也没有领会到父母官们的苦心。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一日成林”挺好的。因为这样做,会让我们提前进入一个处处绿化的优美环境,让我们城市绿地迅速增长,迅速超过一些发达国家而创造一个个新的世界第一。至于被拆掉的东墙么,就暂时搁在一边好了。
于09/07/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