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名人故居要被拆
文/天涯默客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拆迁风波暂息,鲁迅周氏三兄弟故居北京八道湾11号又传拆迁。(来源:中国青年报)
名人故居,作为名人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活生生的资料,也是一座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管理者、居住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好名人故居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样说,大概是不为过的。
我想起冯骥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祖宗用了几千年时间建设的一个个不同风格的城市,却在我们“旧城改造”这个口号下,已经变得完全一样了,没有人怜惜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今的我们,走在任何一个陌生城市的街头,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不是都会让我们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各大城市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面孔,让我们不得不叹息:那些代表自己风格的建筑都到哪里去了呢?那些已经是凤毛麟角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好好保护了吗?
我很赞同骥才老师的观点,一座城市就要坚持自己独有的特色,尤其是祖宗耗费几千年心血的所打造出来的品牌,从这个品牌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地方的历史、风土人情,我们更要注重此中的文化内涵,而这种内涵,恰恰是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一旦这些文化载体在我们的手上毁掉了,我们就成为子孙后代眼里的罪人。
我们一直在呼吁拯救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另一方面,就在我们加快城市建设大踏步向前的步伐中,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传承了文化的一些载体在逐渐消失,没有人为此感到可惜,没有人为此呼吁呐喊!这或许就应了中国一句古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诚然,一些旧的东西是要革除掉,可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了这个借口,就可以将那些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一并除掉,要知道,一件物品或是一座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它的独立性,一遭破坏,那将是无法挽回的。
我们说,一座城市里的名人故居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还记得,自己曾经多次走进自己所在城市的一些名人故居里,看着一座座饱经沧桑的建筑,想想那些带给我们影响的名人们,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过,曾经为这个城市所发挥的作用。我想,它不仅仅带给我们震撼的作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自豪感,是荣誉感,以及那些浓厚的文化氛围。
而如今,我们看到,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我们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开始拿着这些文化遗产开刀了,这着实让人痛心不已。我还是一句话,当这些宝贵的文化载体被破坏掉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颜面来面对子孙后代的指责呢?
于09/07/22

7月23日《汕头特区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