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育可悲,而是社会可悲
文/天涯默客
某小学大队辅导员透露,在五年级学生毕业赠言中出现两大流行:“发财”成为不少同学的“主流”期望,“祝你将来成富婆”、“祝你将来当老板”、“祝你发大财”等十分普遍;另一类则是“祝你们永结同心”、“祝某同学和某同学早生贵子”……(7月9日《解放日报》)
前一段时间,人们针对网上出现的的“摸奶门”、“喂奶门”事件,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多数人认为中国教育真是糟糕透了,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从人们的质疑里不难看出,人们的矛头都是指向教育部门的,可是,在我们指责教育部门的同时,我们想没有想到,出现这样的事件,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错误吗?我们想没想过,在这样的事件里,我们的社会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我们承认现在的孩子早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今从小学五年级孩子的毕业留言里,我们看到,孩子们的思想也不合时宜的早熟了!孩子们的“远大理想”已经从我们那个“做国家栋梁之才”的时代上升到“发财”、“永结同心”、“早生贵子”的高度了,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十分尴尬的局面。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难道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吗?我看不然,在我看来,全部把责任归咎于教育部门,应该是有失偏颇的。
我们相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不会向孩子们灌输这种思想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对孩子的思想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懵懂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明辨是非的度是有限的,而要替孩子们掌握好这个度,需要成人们的合理的引导,这个成人包括家长、包括老师、包括良好的社会风气。
当我们的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现实中权大于一切的时候,当我们的电视上整天恩恩爱爱、山盟海誓的时候,当我们的成人不及时加以合理引导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在这样的环境被潜移默化之后,出现“发财”、“早生贵子”这样的早熟的思想,就不足为奇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来指责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是不是有些不合适、不理性呢?
我们的下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责,倘若我们彻底摒弃一些不良的习俗,让成人脑子里的功利思想、庸俗思想彻底远离孩子的天真,让孩子们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那些尴尬,远离那些无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放心的让孩子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茁壮的成长起来。
于09/07/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