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袅袅烟雾化作孔方兄的时候
——有感于《释永信获赠价值16万的袈裟》
文/天涯默客
《西游记》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唐僧师徒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去取经文的时候,因为没有给管经书的阿傩、伽叶点“人事”,所以拿到的只是一些没有文字的空白书籍。直到后来不得已把自己化斋用的紫金钵盂送给了两位尊者,才换回真经。
唐僧师徒找如来佛祖讨要公道的时候,佛祖说了这样一句话:“...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我想,当初唐僧师徒听到这话的时候,不啻于当头挨了一棒,自己一路上千辛万苦走来,无论替百姓还是官宦们降妖除魔的时候,人家答谢时候的黄金白银一概拒绝,因为唐僧一直这样对徒弟们说,出家人不可贪恋荣华富贵、金银钱财。唐僧要是早知道这样,多收取些金银珠宝的话,就不至于把自己吃饭的家伙拱手相让了。可是没办法,总不能因为一个钵盂而前功尽弃吧!
想到这里的时候,唐僧大概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佛家所谓的“万事皆空”,也不过是一种欺世盗名的行为。看来,人人不能免俗,人人都跳不出名利的禁锢。出家人也不例外,尽管出家人自认为自己是清高的,是看破红尘的,是与世无争的。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当年佛祖的担忧,佛祖担心的是“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佛祖不是能够知道自己的徒子徒孙们前世今生以及来生吗?从现在看佛祖的徒子徒孙们,我们知道,佛祖的担忧是多余了,佛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因为,他的徒子徒孙们现在过得比谁都好。
唐僧没有想到的事情也很多,当他看到自己的后代同行们,今天出门有宝马香车,明天出国有飞机坐,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我想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恨自己生不逢时了,自己要是晚生1300多年的话,自己就不会有这么一走13年的辛苦了。
唐僧当年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要穿上观世音菩萨所赠的袈裟,那件袈裟我没有见过的,只知道是一件无价之宝,因为它“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所以引得观音院老方丈因为贪恋袈裟而丢了性命。如今,我想,大概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用的价值16万的“云锦袈裟”面前,唐僧倒要十分的汗颜了。
我们在看很多关于佛教的资料时,见到最多的一词就是“万事皆空”,所以我们见到,出家做了和尚之后,都是被称作“遁入空门”,而今天,我们很怀疑,如今的“空门”还是佛教上所说的“空门”吗?如今的“空门”跟俗家的区别在哪里呢?
当我们看到那些为了供奉佛祖、菩萨们而燃起的香,当那些袅袅升起的烟雾,在上升的过程中慢慢改变了形状,慢慢化作了中方外圆的“孔方兄”时,我们的佛法还会得到弘扬,还会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吗?当唐僧得知他的同行们与红尘比拼的时候,他会为自己当年的付出感到骄傲吗?
于09/06/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