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啊,你到底得罪了谁?
文/天涯默客
于丹上月应邀到英国解读孔子文化,不料昨日有人自称是于丹在伦敦期间的翻译,大爆其恶行,称于丹当众呵斥自己的助理和翻译,并且多次质疑酒店服务,连续三天更换三个房间。(信息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据称该帖子一出,各大网站纷纷以“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作为标题进行转载,一时间于丹又成为了众矢之的,众网友纷纷对于丹进行指责。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于丹就这么容易招风呢?难道仅仅是于丹是名人的缘故吗?
我们不知道“爆料”中所说的是否是事实,就算是事实,那么我要问:不管是名人或者俗人,谁没有一点点小脾气?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发发脾气是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到了名人身上,就会被肆意的放大呢?于丹女士自己掏钱住宾馆,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房间。我掏钱了,目的就是住的舒服一些,我不满意就可以更换,如果宾馆不同意我的要求,我甚至可以到行政部门投诉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事情发生在你我普通人身上的时候,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为什么到了于丹身上就成了一种恶状了呢?
中国有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鸟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强出头”的,一是被动“出头”的。于丹大概就是属于“被动出头”的,因为自己是名人,所以,名人的一举一动就会在“猎手”的视野中,猎手手中的枪则永远瞄准着猎物,一旦猎物有点风吹草动什么的,那么就会有一颗或是仇恨、或是嫉妒的子弹射出来,击中目标。
国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心理,看到别人出名了,于是他就开始眼热了,于是就盼望着在名人身上制造点不利于其的麻烦,为什么?就是想看看名人的笑话而已,就是想把那些在他们眼中所谓的“出头鸟”打下来而已,而后在背后沾沾自喜:我成不了名人,我就把你搞臭!这又何尝不是国民的一种劣根性的表现!
就因为于丹是名人,所以一些本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就在国民的眼中被无边的放大了。于是,原本平常不过的东西,就会被强加上一些所谓的“民族主义”色彩,于是名人就成了倒霉鬼、替罪羊,至于吗?
抛开名人的身份,于丹不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普通人的角度去正确看待这一事件呢?于是,我不禁要问:于丹啊,你到底得罪了谁呢?
于09/05/0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