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童年 |
那是华北平原上一个寂静的村庄,因为整个村子被一条河围绕,所以起名叫河套。人们在这里安静的生活,太阳出来他们下地干活,中午都到大树下调侃,东家长李家短,还时不时传出笑声。这里的老人总在自己家的屋后谈古论今,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话题。就算偶尔出一次村,也是家里缺了什么东西,要到附近的村里赶集添置。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没有大喜大悲,只有生活中的恬静。
我的爷爷就生活在这儿,两间房子,一匹跟随他多年的牲口,还有的,就是那片瓜地。爷爷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缘,谁家有个婚丧嫁娶都要让爷爷去做“总理”,因为他细心,所有的方方面面,他都能考虑到,所以,那年他当了村长。
一切还是那么平静,直到我的到来,才让这宁静的生活多了些许“波澜”。
车子缓缓开进村里,扬起滚滚灰尘,后面还有群孩子兴奋地奔跑,我在后座上透过玻璃往后巴望着,他们和我仿佛年纪,脸上布满灰尘但多了些纯真。老人也探出头来观望,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客人,他们的话题随着猜度开始了,这也是有那么多谈不完话题的原因。
爷爷出来了,他看见我从车里露出个小头,兴奋地过来抓我,一把抱起我六岁的小个子,看了又看,嘴里总在嘟囔,又瘦了,怎么还那么瘦?。。。
(一)
“老家”可不是咱们所说的故乡,在我们这儿,是种鸟,这鸟最不希奇——麻雀!虽然这种最常见的鸟在城市里也随处可见,但在这儿可是宝贝,因为它是天然的美味,是“随手拈来”的随意。一只麻雀把毛撕掉,用手把肚子挤破,五脏掏出,扔进灶火里用刚做好的碳灰烧烤,过会就可以掏出来吃了。刚刚出来的有点烧皮毛的腥味,但进入嘴里那可真是香死了!纯瘦肉,天然的,城市里是绝对找不到的。
表哥总和我抢着吃,为了一只烧好的“老家”他常常趁我不注意,自己躲在马车底下偷吃。为这,我没少告状,他也没少挨骂,但到最后,我还是很少吃,因为吃完“老家”,嘴总是黑色的,大人们不准我再去碰那东西。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特委屈,因为看着表哥吃,自己急地跳起来,甚至大哭。
其实好玩的还是捉“老家”,爷爷在果树林里悬挂了很大的网,这种网是专门捉小鸟的,很细,但很密,而且有很多小网兜,只要是小鸟撞到上面,小爪子就缠在网里,别想跑出来,我们吃的“老家”就是这样捕捉的。记得我和表哥总是坐在离网不远的地方看着,两个孩子抬起头监视着,嘴巴微张,四只小眼睛巴望着,等待着猎物的入网,倘若成功了,赶快去叫爷爷把鸟摘下来,到嘴的美味就算到手了,倘若一只鸟没来,就会居丧半天,互相推脱责任,“都怪你说话大声了,都怪你动静太大了”,等等等等。
不过,运气好的话,我们还会有意外的惊喜,这些惊喜其实也不是我们的,是属于我爷爷的,因为我们网住的不光只是麻雀,还有很多其他的鸟,比如翠鸟,黄鹂之类的。如果真捉住只翠鸟,估计爷爷半天能合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