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原材料、燃料等投入品价格和工资等成本上升,而生产效率不变引发的物价上涨。
22.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其他国家的物价上涨而带动本国物价上涨。
23.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均衡的状态下,由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相起的通货膨胀。
24.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论(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促退论、中性论。在通货膨胀期间,通常固定收入者的收入调整滞后于物价水平,实际收入会因通货膨胀而减少;而非固定收入者能够及时调整其收入,从而可能从物价上涨中获益。企业主在通货膨胀初期会因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增加而获益。通货膨胀的最大收益者是政府。
25.通货紧缩的成因: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的变化、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结构失调。
26.通货紧缩的治理: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
27.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一般来说,当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利率会下降;当资金供给小于需求,市场利率会场上升;当资金运用的收益较高而运用资金的风险也较大时,市场利率也会上升;反之则相反。
28.实际利率约等于市场利率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差。
29.费雪效应:Rn=(1+Rv)(1+Pe)-1
30.名义利率可以分为无风险利率if和风险溢价is。即I=if+is 无风险利率又叫基准利率是指不含任何风险的到期收益率,如美国90天国债。
31.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银行间利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利率。其中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目前我国深沪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故与民间借贷利率一起称为市场利率。
32.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其中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通货膨胀、国际利率水平及汇率、微观因素。
33.利率的作用:利率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利率与物价水平。
34.利率市场化:从利率的决定方式来看利率决定方式的市场化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从货币控制的角度来讲,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35.属于金融管制的包括:高存款准备金率、工事市场准入限制、金融机构国有化信贷流向和信贷规模控制。
36.国内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业务自由化和金融管理自由化。
37.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自由经的关系:利率市场化是国内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利率市场化往往与国内金融自由化的其他措施联系在一起。
38.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渐进的原则、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和监管、减轻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39.利率市场化的次序: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应当降低利率管制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提高利率水平;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要先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
40.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中国采用直接标价法。
41.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表示的汇率。美国、英国采用间接标价法。
42.按国际汇率制度划分,汇率可分成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其中浮动汇率又分为自由浮动、管理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
43.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44.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45.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期的长短不同,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是指交易双方在达成交易后的两个工作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远期汇率是指交易双方在达成交易后的一定时期以后,如一个月、三个月等进行交割的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