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领儿轶事

(2010-09-06 18:45:35)
标签:

杂谈

白领儿轶事

1、最近看了不少关于职场的电视剧,很感慨。恍惚间开始质疑我丫的是否真在上海滩当过白领?当过,没吧,可能没,一定没。

    大概我是低档次的白领儿。

    反正跟电视里不大一样,穿名牌、租豪宅,业余生活不是壁球就是游泳,妈的,上海的壁球馆在哪儿?一行政文员都能跟公司的高层老外搭上,有数他胸毛的机会。在中国的所谓外企办公室真都能溢满老外的骚味儿?辞职的时候竟也都是抱个宜家的纸盒子,你瞅瞅身边谁辞职离开的时候会如此?

 

    至于说工作状态,但凡在公司待过的人都知道。通常来说各种写字楼里草包比精英多,虽说一眼瞧过去,穿着倒是草包精英不分的。装扮精英、行事草包比例最高的应就是职场电视剧里钟爱的广告公司,但凡跟广告公司打过交道的,一定同意我这点。

   中国的公司里头,难有几位才干出众的,多是混日子,内勤混,业务混,也有富有理想不愿瞎混的,但多是女的跟上司混,男的跟客户或竞争对手混。混着混着,生意好做的公司,比如微软,怎么混你在里头都能混硬喽。混着混着,生意不好的公司,白领儿走人,老板还债。

 

     大概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要不,就是我确实曾经太低档次了。

 

2、反正我是这么白领儿的。

   自打儿大学毕业起,是跟仨姑娘一起合租,床挨床,一锅烧饭,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恋爱、一起分开。

   每个月拿出工资的一多半存起来,攒够第一个一万的时候寄给妈,说:妈把老房子重新装装吧。

   再继续攒钱,不知道自个儿的未来在哪儿,但知道自己的存款在那儿,那存款像个男人的怀,暖而实在。

 

    逐渐开始自己租房子,都是十年以上的小区,那么独立的一小套,木地板就很好,全装修就很拽。关起门来是自己的小家,相恋,失恋,在屋里笑,在屋里哭。每次搬家,七七八八的物件都不舍得扔,老上几年的衣服,压在箱底儿一起搬走。

 

   公司里都有那么几个女生,二十郎当岁的,不一定都貌美如花。也会有英文名,希瑞、崔西的,但都全然是中国化的姑娘。各自有各自的家乡,各自家乡有各自家乡的一摊子事儿,与我没多大不同。

   也有钩心斗角的,但绝是少数。多数姑娘,都爽直而善良,无大好无大恶,任何一个揪出来,都可以培养成一个贤妻良母。私下里会比男朋友,而不会比野心。老板不在的时候,相约去偷偷逛商场,遇到打折的衣服一起买。

   至于平步青云的机会在职场并不多,因为一次出色的发挥直接被老总看中提拔的可能,不如比跟老总睡觉而得到提升的可能大。老总或上司通常都是秃顶或大肚子的中年人,家里都有妻儿,少有青年才俊,也不一定都能勾引出来做情。至于,一摞文件在走廊上被青年才俊撞落地上的机会,更少,不如用这种精力出去买双色球。

 

 

   很多不可能最后还是不可能。很多应该最后肯定都会发生。

   就这么工作、生活到三十岁,各自都会从茫茫人海里找到那么一个男人,也无大好无大恶的那么一个普通人,攒钱买房、攒钱结婚、攒钱生子、攒钱继续过日子。

 

    你可以嫉恨这种生活。像我当初那样,总认为自己有一天会撞上大运,而将自己当成误入凡间的天使。但凭你如何嫉恨,有多少能逃脱这种生活状态呢?

 

3、除过我,我见过的白领是这样的。

 

   一租房认识的女友,曾共同租在一套一千多的两室户里。她是北京某所重点财经大学毕业的,当时在金茂大厦某跨国保险公司工作,不是卖保险,是做投资的,月薪当时约一万,约已算金领。但仍与人合租,仍买打折的衣服,经常加班加到漆黑,漆黑的时候独自乘车或打车回家,一度有个男同事送她,但送着送着就不送了,如今,哪有几个男人会对姑娘多么热心。

    她年届三十,没有人热心的追求,她干着急,但没用。失恋过,有时谈起前面的男友会伤感。喜欢听王菲的歌儿,说那些歌词都像是写给自己的。

    不久,她在浙江的父母双双查出了重病。作为独女,她开始不知所错、不堪重负。她妈电话来说,要是这时候你身边有个丈夫帮你分担就好了。放下电话,她哭。偌大上海,或者偌大中国,找到那么一个能与你分担的男人,不容易。

     爱,不容易。因此,生活,变得不容易。

 

     一个同事女孩,年轻乖巧,但亦是找到爱很不容易。为省房租,租住在距离地铁终点站还有一段路的地方。有一段时间常常与我加班到晚,乘几乎末班的地铁然后转人力车回家。地铁站外常常漆黑漆黑的,看不清人力车夫的模样,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她常常会搭乘那么一个年轻人的车,声音软软的,像好人。那年轻人有轻度的腿部残疾,但声音软软的,残疾变得无所谓。

    有那么一个月,年轻人像是刻意的每晚在相同时间等在地铁口载女孩儿。正值上海的雨季,连绵的雨也软软的。两人开始一路闲聊,话题因为都是异乡人而显的更易于沟通。载女孩儿到家,他总会说一句:“做个好梦”。生硬得像从电视剧里刚学的。

    女孩儿对我说,有那么一段时间,她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个残疾的人力车夫,就是她在上海的男友,这一段就是她在上海的爱情。

    听起来有些浪漫吗?

    若是你见到真实的场景,一辆破烂的残疾车,一个残疾的年轻人,一眼萧瑟的上海郊区夜景。你一定不会觉得浪漫,你会觉得伤怀。如果你是一个白领儿,大概伤怀能更多些。

 

   再还有很多,无法一一罗列。

   都是年轻人奋斗的故事,跟电视剧《奋斗》也是毫无关系。

   也都是都市生活的故事,但没有壁球和老外。充斥得都是拥挤的招聘会、每月大几千的工资条、装着盖浇饭的饭盒、公交车上疲惫的眼袋、电脑跟前脸上冒出的痘痘儿,以及家乡不断的琐事,或者父母还在家乡种地、或者兄弟已在家乡下岗。

    每年过年回家,总感冒一回,家乡的人说你看在上海待待就真上海人了,但离开家乡时,又突然感觉的无依无助。

 

4、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作者和演员,终归没几个真正参与过职场的生活,大抵是从美剧里学来的,是一出出新型的童话剧。

    生活不是电视剧。我们不是剧中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