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爱,没有什么不可以 ”

(2008-04-17 13:15:41)
标签:

杂谈

 mCA7FDCNF.jpg
 
1、电影《左右》的英文名是《in love we trust》,我更喜欢这个名字。
  
   电影讲了这么一件事儿:
  这边,一个女人带着与前夫的女儿再婚,继父对这女孩视为己出,但女孩突得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女人验了不符,叫来了前夫,验了也不行。女人病急乱投医,决定和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用脐带血救女儿。
  那边,前夫已经结婚,那边的太太自然反对把自己老公“借”出去生孩子,但眼见了病中的女孩和那继父的豁达,心也软了下来,最终还是同意了“出借”。
  但人工授精没有成功,最后当母亲的毅然决定和前夫自然受孕,也就是上床。
  两边的配偶又是心理挣扎一番,但最终还是爱取得了胜利,女人和前夫成功“上床”。
  
  2、 ——这种事,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接受。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
   这是其中的一句台词,我想这句话归纳了这部电影的全部意义。

    我们看那几个剧中人物:
    当母亲的做房产中介,对前夫的抛弃也还怀恨在心,日常小女人般的;
    那继父沉默寡言,动不动就跑到一杂货铺买烟、抽烟,也是日常小男人;
    那前夫,天天被人追帐,在床上总气喘如牛的累,想必当年也是因为漂亮小女生甩了自家老婆的主.
    而那前夫的妻,一个任性的漂亮空姐,喜欢购物,让老公在屁股后头买单拎包。

    如果这几个人没有遇见这样的大事儿,不也与我们一样如此渺小,小事情上都难免工于算计,难免自私、小器。
    可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大爱大义的潜质,只是我们没能遇见。
  
  3、我家邻居,一个有四个孩子的女人,早年间丈夫突遭不幸去世,当时最大的孩子才十几岁。这河南女人背井离乡、大字不识。突临大难之时,每天就只会抱着一群孩子哭,可过了一阵子眼泡红肿着走出了家门,袖子一卷到水泥厂做了搬运工,从此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这女人,在我母亲以及周围邻居眼里,并不是个严格意义上高尚的女人。因为她半夜总会偷拿邻居家的煤块儿,大清早跑到山上去偷农民的蔬菜。她家孩子和别人打架,她不问是非的就跑到人家门口哭闹,说是欺负她家孤儿寡母,害得别人不敢出家门。所以周围人虽也可怜她,但也憎恶她。
  
  可就是这么个女人,在我们那个嘈杂贫困的小城里,硬生生养大了四个孩子,还出了两个大学生。要知道,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我父母都唉声叹气的,何况这个背了一辈子水泥袋的女人。
  
  她这爱,门外头来看并不完美。可门里头看,却着实坚强、伟大。
  我们的母亲,总是比这女人温存、善良,却少了点儿这女人“护犊子”般的倔强、狂热,但或许是我们的母亲没遇到她这样的事儿。

  我们应敬重这天下所有的母亲,如涓涓溪流的,或如灼灼烈焰的。在她们面前,真的是——爱,没什么不可以。
  
  4、一朋友前日给我讲了件事,说在出差的火车上听旁边几个男人侃情人。其中一人言道:“那妞儿,傻,跟我五年才花我一万块!”另外两人啧啧赞叹,纷纷说自己怎么没有如此的好运气。
  
  我想,我们估计也听到过类似的话,也遇到过类似的人,甚至可能也做过类似的人。
  所以,有些人挺讨厌我总是写文章对“爱”进行质疑,甚至诋毁攻击。他们希望我温情些,或者多看到些美丽。
  可我这人实在是爱较真,眼睛里面总不想钻进沙子,有了沙子就非要叫出声来。我是那么热爱纯美的东西,至少是真性情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样的热爱,我可能就未必需要嗷嗷乱叫了。
  
  但,幸好,即便我喜欢嗷嗷叫,一个礼拜都能写两篇批判文章,可这非纯美的人与事毕竟是少数。熙熙攘攘的,是我们身边更多善意、温顺、谦恭的人与事。
  
  4、最重要的是,将来我也会成为一个母亲,像个狂热的异教徒那样护着自己的孩子。那么,现在眼睛里揉些沙子,也就无关紧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