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伺候”过一位老板,整个公司下来不足十人,地场也不大,北头姑娘洗发水的香味都足以传到南头。
但老板很讲份儿,身边随时都配着一位美女秘书,整日在公司飘来飘去。其实,所有的秘书工作当时都由我兼职,我把老板需要的文件整理好,交给秘书,再由秘书袅袅婷婷的转给老板,老板作好批示,由秘书再转达给我。但美女往往词不达意,我则会经常误解批示,不能和老板统一精神。
当然,这种过程有一种很让我难堪的解释方式,比如老板并不想见我,但显然这种解释方式不能让人信服。
更可信的解释方式是,这是老板的一种自我陶醉方式。
与美女秘书大同小异的例子还有:老板参考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设置无数内部协调表格,每周每人都要写详尽的工作报告,这些表格和报告每周汇总交给老板,常常是一摞一摞的,很有跨国公司的派头。
2、 每个人都有一套他的自我陶醉模式。
比如我自己,我的博客,我的爱情观,我和我自认为的伟大未来。
有个女朋友长了方饱满光亮的额头,于是总所有头发往后梳,抹上柔顺水,一丝不苟,滑滑溜溜,仿佛是等着盖戳。与人说话时,也常常是用手抚摸额头的,仿佛沉思。
有个男同学长过一张极性感的下巴,灵巧的翘起,面上布着青涩的胡茬。于是,他也总是仰着下巴走路,加之个头高,所以当面碰见他,入眼的顺序往往是下巴——鼻孔——眼睛——额头(看来,他不怎么喜欢他的额头)。
我举了几个浅薄的例子,其实在自我陶醉方面有很多大事件,不过因为我不谈国事,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每个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的陶醉模式滑稽可笑,却总爱笑话别人的陶醉模式。我就刚刚犯了这毛病。
3、在网络里,你将能发现更多种自我陶醉模式。
比如,一些写假大空社论的所谓爱国或民主写手,以粗俗和癫傻让人关注的网络名人。而一些在论坛当版主或管理员的人士,则是最大的一批自我陶醉制造者。
三年前,我认识一位著名论坛的版主兼站方管理员,某天他突然电话向我借钱,口气里是十万火急,晚一刻就要死人的态势。虽然我当时心里也嘀咕,尚不熟悉不足以千里之外电话借钱。但碍于情面,还是立刻把几千块钱汇给了他。
说句实话,当时确有因为他是版主的考虑,一来觉得能当上版主自然有些信用,二来他向你借钱还确实有些把你当朋友的意味。我自己反而有些自我陶醉。
但三年间,他从没还钱的表示。自去年年底开始,我终于张口向他追债,历时一年如挤牙膏般的,断断续续,时至今天仍然没有清偿。有时发给他的催债短信,连我自己都觉得语气太过分,但他仍旧无动于衷,能拖就拖。一度,他更换手机号码却并不告诉我,我只能通过其它朋友辗转得到他的新号码。
我一直信誓旦旦的对朋友说:“我决不会纵容这种男人,所以无论如何要把所有钱要回来。”但直到今天仍剩最后一千块,让我极为无奈。
其实我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位仁兄为了自我快乐让其它很多尊重他版主身份的爱自我陶醉的网友付出了很多。我希望这是个案,但显然不是。
网络是个大世界,论坛更是个小社会,每个id都带着面具,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我们也愿意看到更多的真善美,但内中毕竟包含了太多杂质,你能看见太多卑微的人性。
因你曾把网络当成果心灵家园,因你曾把网友当成过心灵挚友,所以面对这些杂质你的失望则会更大。这也是我去年离开所有论坛,并从此不玩任何论坛的原因。同样,关于网络朋友,我也尽量少接触。三五知己,神交一下即可,尽量不拉入生活。
4、面对金钱、男人、寂寞、困难,我也有过很多次的卑微,却并没有因为这些卑微而变得多么强大。
所以,高尚的人格有时候并不会让你的生活尴尬,相反那些所谓的“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却不见得让你度过难关。
因此,我一直努力减少这种卑微,同时也减少那些面对他人卑微的机会。
5、我下班回家总要经过一条曲折冗长的地下通道,到了晚上十点之后,人就很少,加之灯光阴暗,很有些危险。
昨夜因为加班,很晚才回家,刚下地道,却突然从身后横刺里跑来两个小青年。我下意识扭头看了眼他俩,面目竟有些狰狞。我加快脚步,他们也加快脚步,仿佛是专门奔着吓我来的,或许不是吓,是劫。
那会儿,我自己的腿都有点发软了,脑子里想了各种可怕的画面,左右看了绝无可以施救的人,那真是一段漫长的路程。但快出地道的时候,这俩青年却快步超过了我,在亮处消失了。
所以,离开网络,这生活里却有更多的好人。那与你擦肩而过的似乎面目狰狞的青年,身上有着寒气,心里却肯定盛着温暖,他定有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他们深爱的美丽人儿!
我们总期望在网络上寻找那与你心灵相通的、清爽干净的朋友,却同时忽视了你身侧勤恳善良的好人。
我们在网上,把自己打扮为天人,用虚构的魅力笼络网友。同时却喜欢用刻薄而挑剔的的眼光看待周围人。
我们舍近取远,以为别家的男人更为幽默,别家的女人更加丰满。却忽视了那身侧人音容间透出的温情。
我们犯了错。
6、我经常需要写些身边人的尴尬和恶劣,来形成文章,“慰藉”网中的看客。仿佛我身边都是蠢的笨的,但其实我却更愿意真挚的对待身边的这些人。
我写他们,笑话他们,奚落他们,可怜他们,其实不过是写我、笑话我、奚落我、可怜我。但我仍然自我陶醉,我那些身边的人也仍然有权陶醉。
8、生活总是这么有意思,所以总有写也写不完的字儿要给网络中的陌生人看,而网络中的陌生人褪去一层id,可能就是那文字里的“我身侧的人”。
我写别人,他读别人,别人却是他,而他何尝不是我。
我喜欢这样一种现实与网络的自我陶醉式的交接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