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标签:
股票 |
分类: 化學論文 |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1]第一册32页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要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笔者认为该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1
1.1
1.2
1.3
2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相同质量的Na2CO3、NaHCO3与20mL
6mol/L
盐酸反应的温度变化(室温15℃)
|
|
||||||
质量 |
反应前 |
反应后 |
温度变化 |
质量 |
反应前 |
反应后 |
温度变化 |
1g |
15℃ |
19℃ |
升4℃ |
1g |
15℃ |
13℃ |
降2℃ |
2g |
15℃ |
24℃ |
升9℃ |
2g |
15℃ |
11℃ |
降4℃ |
3g |
15℃ |
29℃ |
升14℃ |
3g |
15℃ |
8℃ |
降7℃ |
4g |
15℃ |
34℃ |
升19℃ |
4g |
15℃ |
6.5℃ |
降8℃ |
5g |
15℃ |
37℃ |
升22℃ |
5g |
15℃ |
5℃ |
降10℃ |
6g |
15℃ |
39℃ |
升24℃ |
6g |
15℃ |
3.5℃ |
降11.5℃ |
(20mL6mol/L
盐酸与6gNa2CO3
、NaHCO3、应都是足量)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物质量的逐渐增加,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变化逐渐明显;这能不能就说明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就是一个吸热过程呢?有没有可能是固体溶于水的热效应呢?于是又做了如下对照实验:分别将同样质量的Na2CO3
、NaHCO3固体溶于20mL的水中,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相同质量Na2CO3
、NaHCO3溶于水的温度变化
|
NaHCO3 |
||||||
质量 |
反应前 |
反应后 |
温度变化 |
质量 |
反应前 |
反应后 |
温度变化 |
1g |
15℃ |
16.5℃ |
升1.5℃ |
1g |
15℃ |
13.5℃ |
降1.5℃ |
2g |
15℃ |
18.5℃ |
升9℃ |
2g |
15℃ |
11.5℃ |
降2℃ |
3g |
15℃ |
29℃ |
升6℃ |
3g |
15℃ |
11.5℃ |
降3.5℃ |
4g |
15℃ |
34℃ |
升8.5℃ |
4g |
15℃ |
11.5℃ |
降3.5℃ |
5g |
15℃ |
37℃ |
升11℃ |
5g |
15℃ |
11.5℃ |
降3.5℃ |
6g |
15℃ |
39℃ |
升13.5℃ |
6g |
15℃ |
11.5℃ |
降3.5℃ |
(注:20℃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6g/100g水,随着温度的降低NaHCO3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故15℃时,3g
NaHCO3溶于20mL水后即形成了饱和溶液,再增加NaHCO3的质量,溶液温度不再变化)
价阴离子,溶解时水合热较大,对外表现放热,NaHCO3的晶体中碳酸氢跟与氢键相连,在溶解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来破坏氢键,碳酸氢跟水解也吸收一定的热量,所以对外表现为吸热,但是对比两组实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Na2CO3跟稀盐酸反应也是放热反应;而NaHCO3跟稀盐酸反应以后,溶液的降温幅度比溶于水后的降温幅度更大,NaHCO3跟稀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找到原因:
表3
|
|
|
|
|
|
|
|
|
|
0 |
|
|
|
根据公式:
反应①
反应②
(
,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3
盐酸,分别向其中加入3g
Na2CO3、NaHCO3固体,迅速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经滴有6滴水的玻璃片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由于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吸收热量而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从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则使烧杯发烫。(实验时的室温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