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2017-01-12 05:20:00)
标签:

上海城市建设

大型居住区

两万户建筑

最后一片被动迁

抢拍史料影像

杂谈

分类: 申城寻踪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上海最后的二万户【长白一村】
沪最后“二万户”全部搬迁
   “二万户”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这是一种上下两层的住房,上世纪50年代初共建造了2000幢,可供2万户家庭居住。“二万户”因此得名。据说,“二万户”的原型是苏联集体农庄的住房,下面一层养马、养牛,楼上住人,边上还有一圈马槽,供马喝水,每栋住一户。因其建造简便,而当时上海又急需大量工人住房,因此就被“引进”了。“二万户”上下各5间,底楼左右两边都有一厨房、一卫生间,为五户人家共用。1953年落成的“二万户”,分布在上海的普陀、杨浦、徐汇、长宁等区,如曹杨新村、天山一村、日晖一村、长白新村、凤城新村等。
      为解决居住困难,上世纪70年代房管部门统一将每间房向外“放”出9平方米,变成大间29平方米,小间24平方米。从1985年起,曹杨新村的“二万户”住宅逐步被拆除改造。2002年,杨浦区的“二万户”也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商品房小区。尚未改造的成片“二万户”,上海只有杨浦区长白一村这12排房子了(176号至204号,位于敦化路、延吉东路、安图路、长白路一个四方的地块里)。6月22日,第一批居民集体搬家;截至7月5日,所有360户居民都搬离。随着这个地块最后一户居民的搬离,历时14年的旧改征收进程至此尘埃落定。上海人在成片“二万户”中居住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摘编自《杨浦时报》2016年7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