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2016-07-25 05:00:00)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首府城市

马路保洁管理

交警执勤时段配置

值得大都市学习

杂谈

分类: 录以存档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有机会来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小住3个月,因天天行走在首府城市的马路上,也就有时间对呼市的马路保洁和管理状况,有了一番仔细的观察与思考。笔者的住处在市中心范围内的昭乌达路上,这是一条北接哲理木路、南连金桥路的景观道路。与一般路政建设相关的照明灯具、路幅宽度与路面平整等常规情况,当不在本文的议论范围内。

       在此所赞的对象是市中心区域马路上的环卫保洁工,以及在交叉路口站岗执勤的交警们。其亮点在于:每一段两百米左右的道路上,两旁分别放置有3至5个垃圾回收箱;在一些大马路上,每侧人行道上基本有2名身着橙色工衣的保洁人员。其中的区别是:1人衣背上所印的文字为“呼市环卫”;另1人则衣背上无印字、但佩戴“志愿者”的红袖章。而在相对小一些的马路上,则是减半配置垃圾箱与保洁工的数量,好在因路幅稍窄及中间未设金属隔离带,故即使一段路、配置1人也可横向来回行走地进行巡视与保洁。

       马路上除了各种驶过的车辆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外,白天与环卫清洁工同时在马路上工作的人员,最常见的就是站在路口执勤的交通民警。同样,我在这里重点议论的既不是火车站等繁忙路口必须出现的交警身影、也不是工作日高峰时段所不可或缺的执勤交警,而是在人、车流量相对要小一些的双休日,所依旧能够在路口看到的交警身影。也许是本人的孤陋寡闻吧,在笔者久居几十年的都市马路上,暂且不说代行警察职能的交通协管人员,即使是名副其实的交警也基本只有在工作日,站在相对重要的路口执勤、且大都限于在人车出行的繁忙时间。

       两项对比,不难看出南方都市与北疆边城在马路管理上的显著差异。呼市的有关政府部门,无疑对平凡的马路管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都市在这方面也有需要向塞外青城学习的地方。如果环卫工的人数编制不足,那倒不妨发动和运用好志愿者这支队伍,显然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除了在此肯定双休日白天照常执勤的交警外,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在呼市的马路上没发现过交通协管人员、或可称之为辅警的身影,也许是笔者的认知范围有限、抑或是呼市的政府财政拨款状况较好吧,这只有待专业人士来指正了。

       本文所议的2个现象,应该只是城市马路管理上的微小缩影。但对改善大城市的环境形象,无疑可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作为一个偶临呼市的外地客,无意中却将马路上的保洁工与交警,作为了一个观察城市管理成效的窗口或切入点。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居地都市在这方面所存在的有待改进之处。由此,我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在马路管理上的平凡而常规现象点赞!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赞呼市马路保洁【假日交警】
题外话:

       呼市的马路人行道一般较宽,足以放置供交警换班休息的岗亭而不影响路人的行走,这也为确保交警做好马路的执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这一点,也许在笔者久居的都市缺乏普遍的客观条件吧。

       当然,呼市的马路管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如:一般的马路交叉口处基本不设置路名牌(部分城市主干道路除外);路旁建筑物基本不设置门牌号码,个别在网络介绍上虽有地址门牌号,但在现场却仍无号码挂牌可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