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溪海子位于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岷江上游岷山脚下。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历代由重兵把守,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
叠溪海子就是由这次大地震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叠溪海子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也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湖面宽约1公里、长10公里之多,海子由上下两处接连而成。海子周围青山环抱,湖岸翠草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景色优美迷人。
“叠溪地震遗址”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地震遗址之一,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地震堰塞湖,有“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最大的地震遗迹”之称。(根据公开文字整理)
再附编后记:(2008-05-18 00:08:58)
汶川、茂县,绵阳、德阳,成都和都江堰;于我而言,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几年前的一次入川之行,这些地方正是一条环形路线的必经之地。而今在汶川所发生的强地震,使我回忆起过去的往事:离汶川不远就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地震遗迹”——叠溪海子。
据史料记载:1933年8月25日,茂县发生7.5级地震。地震引起山体滑坡、江水倒灌,终使叠溪古城被淹而形成了海子(堰塞湖),城中守军和百姓3000余人全部遇难。当年,我曾经在遗址纪念点前驻足良久,既是途中小憩,亦为观光赏景。
岷山脚下、岷江之畔,面对高山海子的迤逦风光,自是一番甚为惬意的享受。然在心情放松之余,低头再看看静谧的湖面,却又是悲从心生。这里毕竟是一处被地震所毁灭的古城旧地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