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

(2009-09-12 05:10:00)
标签:

红色之旅

圣地延安

王家坪

杨家岭

枣园

分类: 录以存档

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

     延安,曾经是陕北的一颗明珠,闪耀于60多年前。发生在战火纷飞岁月的往事,给延安平添了一份政治概念和一抹红色光彩,也使她与中 国的革命和伟 人毛泽 东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所知道的延安,她在贺敬之的抒情诗篇《回延安》中;她在杜鹏程的军 事小说《保 卫延安》中;她在赵超构的新闻通讯《延安一月》中。我的记忆深处,“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的画面一直萦绕脑海;毛泽 东转战陕北的传 奇故事常见于教科书;而中 国新闻史上的名人名作,更是让我记住了一个圣 坛下的毛泽 东形象。如今斯人均已去,当年情景却记心;不知圣地延安城,我辈何时能亲临?

    如愿的机会,终于在今夏不期而遇。承蒙组织 的安排,我有幸成为“红 色之旅”中的一员,满怀激动地踏上了延安的土地。当曾经一直存在于描写文字中的景观,蓦然惊现为我眼前的宝塔山和足下的延河水时,一种多年期盼成现实的兴奋便瞬间涌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在我踏上延安的土地后环顾四周,只见黄土高坡依旧,却是披上了一层意外的绿色。此时在我的耳旁仿佛听到了朱镕 基总 理的铿锵声音:中 国现在不缺粮、黄土高坡却少绿!从中凸显了当年国 家领 导人说话的底气,更是彰显了我 国改 革开 放带来的巨大成就。陕北人 民由此历尽十年的退耕还林劳作,造就了如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养眼景色。

    踏上延安的土地,自然要与我心中的革 命圣 地来一番亲密接触,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和南泥湾无疑是其中的主要亮点。当我怀着朝 觐之心一路参观,一幕幕著名的场景便迎面而来:王家坪是八 路 军总司 令部的旧址,“庆祝抗 战胜利大会”当年在这里的中 共中央军 委礼堂召开,由此让我想起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战 争;杨家岭为原中 共中 央机关的驻地,我 党第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在这里的中 央大礼堂举行,由此确立了毛泽 东思 想为党的指导思 想;枣园曾经是中 共中 央书 记处领导居住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毛泽 东主 席在此的旧居了,除了感慨一下主 席当年的家庭成员外,还有就是了解到毛泽 东主 席的《为人民服务》和《论联合政 府》等名篇即是出自于此。

    如此一路走来一路瞻仰,也就与记忆中的党 史知识有了直观的互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延安岁月的历历往事。当我离开这些闻名遐迩的黄土窑洞,徜徉在市中心的延河大桥上时,两边的风景依然充满着红色:北侧的清凉山上,当年的新 华通讯社和新华书店旧址等建筑举目可见;放眼南面,延河水从不远的山间蜿蜒地淌来,而山巅之上矗立着的正是“巍巍宝塔”——延安的经典标志!崇敬的心情再度油然而生,也由此使我联想到:红色之旅无疑是短暂的,但它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和记忆共鸣却是长远的。只是此行也有美中不足,而产生了些许的遗憾:在途经南泥湾时,因天色渐暗又逢当地难得的雨天,我自然是无缘一睹“陕北好江南”的美景了。那就留下点悬念吧,可以将我的延安情结继续藏在心中而无需忘怀……

  (值此新中 国60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谨以本篇抒发我心中的红 色之旅情怀,也衷心地祝愿曾经为中 国革 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能够生活的更加美好、幸福!这也是新中 国所给予延安——这片红色土地的应有报答。噢,我也通过踏上延安的土地,而接受了一次很好的革 命传统教育!)

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踏上延安的土地【原创图文】

补录:

延安退耕还林“还出”一片秀美山川(节选)

    新华网西安1月16日电(记者陈钢)陕北革 命老区延安市吴起县的山峁沟坡,十年前的面貌像是一笼蒸熟的馒头,黄秃秃、光溜溜;如今,在卫星遥感图片上,吴起县的区域像一枚绿色的树叶粘贴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 吴起县生态面貌的巨变,是革 命老区延安市因退耕还林而由黄变绿的缩影。

    1999年以来,在国 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下,延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十年来,延安市120多万农民受益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82.16万亩,占到全国的2.5%、陕西省的27%,由此“还出”了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秀美山川。

    记者从延安市政 府了解到,十年退耕还林,再加上封山禁牧等生态政策的实施,使延安水土治理程度由20%上升为45%,一些重点治理区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与此同时,延安市降雨量增加、扬尘和风沙天气减少,局部地区小气候已经形成,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山川大地初步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