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上旬,有机会随自助游的驴友出行,前往皖南的主要风景名胜点,悠闲地逛了几天,同时也对当地的民俗风情进行了一番体验。因时间关系,今天选发部分图片,先让各位博友及时分享我在旅途中采撷的视觉大餐。至于游感文字,则要待静下心来“慢工出细活”哦。这既是对本人在博上隐身几天的行踪汇报,也是接受部分博友的鞭策,“罚”上几张好图。当然,这是对我的爱护和鼓励啦。(博上几天不见,容我一一回访各位。)

?/P>

?/P>

?/P>

?/P>

?/P>

?/P>

?/P>

附录:
亲近徽州
喜欢一个人独自旅行,为的是毫无杂念地与山水景色亲近。今年6月烟雨茫茫的某天清晨,我搭上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到达歙县时,已接近11点。彼时天色灰暗,细雨濛濛。道路景点,几乎不见人影。在车站,我看到了传说中的“小摩的”。挑个年轻帅气的司机,谈价侃钱。最后谈妥40元,包下他整个下午的车和时间。
我依次游览呈坎,棠樾,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在依山傍水、拥有130多处古建筑的呈坎,我游走于犬牙交错的长街短巷,惊叹古建筑的石雕、木雕、砖雕、古桥的精美。在潜口,我登上民居老屋,推开阁楼上的雕花木窗,那白墙黑瓦、高低错落的建筑让人备感过往的陈旧、岁月的苍凉。在黑漆阴暗的房院内,我细细察看,庭院、水井、青瓦、花窗、砖墙的斑驳遗迹。
黄昏时分,我折返歙县县城。晚餐后,独自一人悠悠慢步在夜色下的歙县古城。夜晚游客稀少,街巷安静。位于县城关入口处许国大学士的八脚牌坊,寂寂伫立。我站在牌坊前,心中陡升寻幽怀古之情。穿梭在黑夜笼罩中的古城,那些斗拱、雕梁画栋,仿佛与我一起穿越时光,缅怀当年商贾荣归故里的荣耀。无论是棠樾的牌坊,还是潜口民宅的雕梁,抑或呈坎青灰色古墙上镶花纹的石窗,都在漫漫沉寂的岁月长河里,守护着世间无数悲欢离合的秘密。
第二天,老天赐福,天气转好。我清晨出发,从歙县乘车至屯溪,然后转车到黟县。再花30元,包下一辆“小摩的”,载我去向往已久的西递与宏村。我上午游西递,下午到宏村。宏村是徽州最美的村落,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的牛形水系,是有别于其他古民居的标志。那晚,我宿于宏村。晚餐后,我在夜色迷离的宏村村巷流连。寥寥几盏路灯,闪着幽光。抬头仰望,漆黑的天幕,缀满星星。宏村的夜晚,别样的美丽,撩人的妩媚。
次日清晨我早起,顺着“牛肠”水路,来到“牛胃”池塘。晨雾中,池塘碧水盈盈,波澜不惊。粉墙黛瓦,秀美婀娜。早起的村民,已开始一天的劳作。女人们挥动棒槌,敲打衣裳。老人们点着炉子,相互间随意搭话。几位男女画家,在池塘边架起画架,专心画画。那些猫儿狗儿,不怕生地在我面前晃来又晃去。太阳出来了,橘红色的辉光,洒满宏村的角角落落。我沉浸在清朗和煦的美好里,沐浴着不愿与人分享的宁和。(日期:2009-06-23
作者:茅仪毅 来源:新民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