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孔子《论语》译文、点评(摘抄)
(2009-05-13 21:15:07)
标签:
译文《论语》仁德孔子杂谈 |
分类: 日记点滴 |
20句孔子《论语》译文、点评(摘抄)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点评:此句不但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运动健儿与国际友人热烈欢迎的态度和十分快乐的心情,而且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拥护与支持。
2.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点评:此句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朋友以礼相待,礼让友善、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而且突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重大主题。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点评:此句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弄虚作假、使用兴奋剂等行为的疑惑、批评和否认,也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奥运精神。
4.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点评:此句旨在告诉人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之大厦,离不开“道德”这个基础,传播了“人人都要讲道德,讲道德的人大有人在,讲道德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思想。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点评:原文体现了“老有所安、友人所信、少有所怀”的仁爱思想。旨在告诉人们都要树立敬老爱幼,讲究诚信的思想。
6.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
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
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点评:此句不但反映出只有全人类的体育竞技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全人类的身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才是理想目标这一思想,而且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有着密切联系,一脉相承。
7.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机智的人动而不被约束,所以快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所以长寿。
点评:原文表达了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仁厚的人静有常故寿,意思是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在“智者”与“仁者”相比下,孔子似在赞美仁者。
8.学而不厌,悔人不倦
译文:学习知识从不满头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点评:原文体现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的谦虚态度和敬业精神。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点评:此句体现了以道为途径,以德为灵魂,以仁为核心,以“六艺”为学习内容的孔子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人文文化的精髓。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点评:原文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两种不同态度和表现所作的分析,此句若用于“迎宾语”,君子小人的分别所指应谨慎。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点评:从备选“迎宾语”的角度看,此句似有一些警示意味,反对裁判员、运动员用不合礼义的
译文:三军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点评:本句旨在教育人要保持高风亮节,不要随波逐流。但是值得商榷的是,运动员在赛场上谁会改变拿奖牌的志向呢?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点评: 原文用于分析人、启发人、引导人、教育人,都很合适。但是“迎宾语”毕竟不同于讲课和训诫。
译文: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点评:原文旨在短文告诉人们不要小视年轻人,要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
译文: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点评:此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共存、和睦相处、和平发展、和谐进步的美好愿望。使各国朋友感觉到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点评:若为君子,应有明断是非的眼光,本句着重表达了对个人品格和修养塑造的重视。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
点评:此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的做人标准。比如,在运动会上,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绊倒,就不要去绊倒别人。这种品格在竞技场上显得尤其重要。
译文: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点评:原文说是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用这种方法分析人、识别人、评价人、启发人是必要且重要的。
译文: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点评:原文有两种解释;一是“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这种解释告诉人们,在实行仁德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不要谦让,自己主动去做就是了。第二种解释是“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能谦让”。这种解释告诉人们,自己的老师做了有违仁德的事情也不能让步,此句值得商榷。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点评:此句富有指导意义——提醒运动健儿,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做好事先的训练工作和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