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制水滴显微镜实验的改进

(2011-03-17 14:36:02)
标签:

凸透镜

小水滴

显微镜

目镜

玻璃板

教育

课标物理8年级上册第四章“望远镜与显微镜”一节有“自制水滴显微镜”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以小水滴作为物镜,通过小水滴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的白纸上红箭头的倒立的像。……”
    这样做实验难以成功:因水滴凸透镜较平,焦距较大,要看到两倍焦距外的放大实像,人眼需离水滴透镜很远。笔者曾改用甘油、色拉油试做,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如何才能使水滴凸透镜变凸呢?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
http://www.tzhledu.net/Article/Article_UploadFiles/200710/20071008134632623.gif    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原理:
    物体通过目镜(水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与目镜之间,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实验操作步骤:
    (1)、在白纸上划细细的红箭头;
    (2)、将钢笔帽(卸掉顶端的螺丝)倒立于玻璃板上,沿笔帽周围在玻璃板上滴一圈蜡烛油(约2~4mm高),待凝固后取下笔帽,制成“蜡模”;
    (3)、缓缓地向“蜡模”中滴加甘油至最凸, 将“蜡模”置于红箭头上方,并自下而上移动玻璃板至看到红箭头倒立的像;
    (4)、再用凸透镜作为目镜,透过目镜观看液滴,缓慢调节目镜与物镜的上下间距,直至看到红箭头再次被放大的像。
    实验装置图:

http://www.tzhledu.net/Article/Article_UploadFiles/200710/20071008134708551.jpg

    实验所用器材:
    放大镜(焦距大为佳)、甘油(药房买来的开塞露)、玻璃板、蜡烛(火柴)、钢笔帽、白纸、……
    实验效果:由于有了“蜡模”(呈碗状)及“甘油”(粘稠度高)两个因素,液滴的形状变凸了,焦距变小了,实验得以成功,效果较好。

 

初一上科学作业本A单元1复习题里的33题(七上作业本,p20-33).
1、如图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透过图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   的箭头,
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1.6cm,则小水滴的 焦距最好
在(    )  范围内。
解读:
(1)显微镜的构造原理:物镜及目镜都利用改变凸透镜的物距使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两者的物距要合适即f<u1<2f,f’<u2<2f’;
(2)透过图中的小水滴观察学生易联系放大镜的原理,形成放大正立的像或者水滴显微镜成放大正立的像;缺乏联系题干中的隐含条件,挖掘物镜的放大作用同时要使成像落在凸透镜的f’<u2<2f’;
(3)在了解成像情况后,学生要已知的像距u,利用f<u1<2f计算出f的范围;
(4)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于学生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分析某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
(5)本题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受放大镜的影响使水滴成像问题简单化,讲题过程注重对于随物距(由小变大)变化像的变化。

自制水滴显微镜模拟实验:(从上至下分别是放大镜、水滴、箭头,在同一(竖直线)上,透过图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 倒立、放大)的箭头,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为1.6厘米,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    0.8cm<f<1.6cm     )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