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科学知识赏析---1
(2010-01-10 08:19:42)
标签:
《西游记》马厩自然科学孙悟空教育 |
隋国庆 郭志敏 隋幸华
(原载:《云梦学刊》2005年第2期)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它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迢遥的西天取经路上和穷山恶水、妖魔鬼怪冒险斗争的历程,它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由狮、虎、豹、狐、蜘蛛等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艰难的人物也是猴、猪等动物精灵,情节曲折离奇,语言优美、幽默,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细细品味这部神话小说,不难发现它又是一部优秀的自然科学普及作品。它介绍了许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描绘了众多奇异的自然现象,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并且具有丰富的科学幻想,而这些科学幻想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不少已经变成了现实。《西游记》不愧是神话与自然科学的结晶。
一、《西游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所掌握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巧妙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一些自然科学成就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西游记》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玉皇大帝招安孙悟空到天宫御马监任养马官,并官封“弼马瘟”就是一例。
孙悟空的原形是一只猴子,在我国古代,就有在马厩里养猴子的记载。据一些玄怪笔记上说,东晋大将赵国的马突然死了,有人用一只猿猴模样的动物救活了它。所以后人便常在马厩中放养一只猴子,认为这样做可以使马不生瘟疫。北魏末期(公元六世纪),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写成的著名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中也称:“常系称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息百病也”。我国传统医学对马厩中养猴能避瘟疫也有相同的看法。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马厩蓄母猴避马瘟疫”之说。可见,在马棚里养猴是为了“宜马”,避除马的疾病。正是由于养猴能“宜马”,所以玉皇大帝要太白金星招安孙悟空这只猴子来天宫御马监为他养马。很显然,“弼马温”这个官名其实就是“避马瘟”的谐音,是《西游记》作者从马厩里养母猴能避除马的瘟疫这一说法中获得的创作灵感,从而在玉皇大帝的天宫中专门设立了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怪官位。
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在《西游记》里得到了生动的描述。如唐僧师徒取经途经号山枯松涧边的火云洞时,圣婴大王红孩儿把唐僧捉进了洞里,孙悟空去攻打火云洞,被红孩儿的烈火阵烧败了。孙悟空便领着四海龙王去助战,往火焰处喷雨,结果雨水喷得越多火势反而越大。这个生动的故事就深刻地说明了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自然科学原理。红孩儿领众小妖推出的火车子,实质上是装满油的车子,油类着火,若用水去扑灭,因油比水轻,会浮到水面上,水隔离不了油跟氧气的接触,也降低不了温度,反而油会随着水势使火势蔓延开来,越烧越大。再如,唐僧师徒在盘丝洞遇到七个会吐丝缠人的女怪——蜘蛛精,孙悟空拨毫毛变成七十个小孙悟空,将金箍棒变成七十个双角叉儿棒,搅断丝绳,拖出七只蜘蛛将其打死。在这个故事里,就介绍了蜘蛛会吐丝结网等自然科学知识。又如在八百里狮驼岭,孙悟空被三个魔头打败装入阴阳二气瓶,在瓶中孙悟空将毫毛变成金刚钻,将瓶钻一个眼孔,泄了阴阳之气,才得以脱险。这个故事介绍了两项自然科学知识。
一是古代人们对空气的认识,认为空气是由阳气和阴气组成的。唐代炼丹家马和通过毕生的研究,写出了名叫《平龙认》的著作,得出了空气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和阴气组成的大胆结论,其中阳气就是现在的氮气,阴气就是现在的氧气。《西游记》中提到阴阳二气瓶,就是我国古代人们对空气认识的反映。二是说明了我国古代人们对金刚石的认识,那时已认识到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物质,所以吴承恩构想出了把毫毛变成金刚钻,钻穿阴阳二气瓶的故事。
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在《西游记》里也得到了体现。
孙悟空一行来到朱紫国后,正遇国王患病,孙悟空便扮作医生,去为国王治病。孙悟空用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发现国王患了惊恐症、忧郁症和消化不良症。他首先准确地说出了国王的病情,使国王信服他治病的本领,消除恐惧感,增强治好病的信心。然后用大黄、巴豆、锅脐灰、马尿做成乌金丹,让国王服下。按小说所述,国王是在端午佳节被妖精赛太岁抢走了他的皇后金圣宫,他为此着了惊恐,把那粽子滞凝在内,况又昼夜忧思不息,才得此病。粽子是用糯米做的,是不易消化之物。人受惊吓和风寒,容易造成肠胃不畅,加之食用了过多的不易消化食物,就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孙悟空制的乌金丹中的成份,马尿腥腥躁躁,人闻后就想吐,大黄、巴豆都是泻药,锅脐灰的主要成分是炭粉,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人体内的一些毒素。因此,国王服下乌金丹后,不久便康复了。后来,孙悟空又降伏了妖精赛太岁,帮国王救回了金圣宫,彻底解除了国王的心病。孙悟空能够对症下药、对症医治,从药理和心理双方面诊治病人,真可算得上是一位“名医”。孙悟空为朱紫国王治病,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医药科学技术的成就。
此外,还有一些动植物、化石、炼丹、扦艾驱虫等自然科学知识在《西游记》里都有很生动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