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然博物馆苏恐龙化石museum芝加哥 |
我和苏比起来还是很小一只的!
象有伴,苏好孤独!
自然博物馆的门票
著名的bushman
西藏展
留言板
留言板
冒着密密的斜雨,沿着密歇根大道向南,很容易就找到了属于museum campus中的自然博物馆,当然因为对道路不熟悉,我们走上了没有人行道的车行线,汽车在身边飞驰而过,好容易到了一个路口,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大牌子上写着“严禁步行穿过”,就当视而不见,如果碰到警察叔叔,一定要楚楚可怜的说“Sorry, we got lost!”后面冲上来一个年轻的男孩,手里拿着KFC的打包食物,肯定是当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和我们一样。
我冲上去说,"Two Adults!",售票大姐上下打量一下了娇小的同事,然后才肯定的重复了一下"Two Adults!",手背盖上一个印记就是自然博物馆的门票。
自然博物馆(Field Museum)是芝加哥博物馆中另外一个极具盛名的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暴龙化石--恐龙妹妹苏(Sue)的骨架化石,之所以叫她苏不是因为它的性别,而是因为它的发现者是女考古学家苏。苏1990年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发现该化石,估计恐龙生前重量为7吨,生存于6千700万年前的后白垩纪。1997年被芝加哥自然博物馆以840万美元竞拍购得。和孤独的苏相映成辉的是两只巨型猛犸象的原型标本。
美洲自己的历史进程做得最好,按照时间顺序,从各个种族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到物品展示,视频、声音、游戏模拟,各种光影的交互设施让人看历史、听历史、触摸历史,我尝试了打猎和打渔两个游戏,打猎还可以勉强养活村子,打渔对于我来说就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了,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其他非洲、亚洲等的介绍大多也是这个路数,但是相比美洲的介绍要简陋得多。
古生物,包括古植物和古动物的展出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我认为最好的地方是除了多媒体教学,在展品外面有非常逼真的仿制品,让参观者可以触摸历史。展厅外陈列有一个猩猩的标本,是曾在芝加哥动物园名噪一时的bushman,50多岁的时候bushman因心脏病去世后,这只受人疼爱的黑猩猩去世的消息竟然登上了芝加哥报纸的头版,当时芝加哥全城为这个悲痛的消息伤心不已。
博物馆里面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看展览,让小宝宝们在推车里面就在接受教育,我决定回来以后带鱼宝宝去博物馆参观,北京博物馆还免费呢!
除了常规的展览,自然博物馆还单辟出一个西藏展,展览神秘悠久的高原藏文化。专门介绍DL1996年和1999年访美的报道,美帝居心何在?有人双语留言“Tibet is part of China. XZ是中国的。”、也有人写“分裂祖国可耻!”旁边的一条是“FREE TIBET FOREVER”。尽管也有不同的声音,这是民主么?反正我总觉得他们居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