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林夕

标签:
林夕文化 |
分类: 性感≠女疯子℡ |
访谈 林夕
二十多年来,写下三千余首歌词。林语堂曾说: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倘若以此比作林夕的迷恋,让他直面悲伤,也得到快乐,信佛后的力量让林夕的心境不再被轻易打乱。“现在比较高兴的是,很少为自己的事情难过,好像应验《十年》这首歌词: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这是林夕交稿时,未能补足的作品。却在某次陈奕迅演唱会上听到,不觉眼睛湿了,这才完满。
《周末画报》 & 林夕
http://m.metroer.com/attachment.php?fid=309《原来你非不快乐》的前言提到“一件事可快乐可悲伤”,好似佛家中“祸福相依”的感慨,说自己恍然开窍,跟学佛有关吗?
也有关吧。因为信佛,心更懂得控制自己。了解道理很容易,执行就很难。好比我的本业,填词。音乐和旋律已经给你感伤的氛围,即使当时没有难过的事情,往往也会被打动。但现在就能回到原点。并把越来越多的关注点落在旁人身上。看到电视里的地震画面,我会哭得很凶。金融海啸来袭,香港新闻里播那些老人把一生储蓄买债券,结果赔尽,我也难过。但就想啦,既然一生累积就该小心点嘛,不要因为银行利息不多就自己炒,好大风险的。
那些特别美好的回忆浮现出来,会更难过吧?
对。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感触。但现在想来真没必要。我们可以惦念过去,只是没有必要再痛苦。过去的快乐,现在无法复制,如果还有,那就怀念,怀念是最美化的手法。因为过去已经被封存,任谁都改变不了。
若现在听回以前的歌,当然会怀念这个人,不过谈不上快乐或不快乐。只是想到唯一的感慨是,人与人之间亲近或距离,我们本以为可主宰,但终究是无能为力。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把说话的口气、措辞甚至性格再改进些,可能还是如此。
过去比较过分地爱一个人,让自己觉得脸都扭曲,现在就比较轻松自在,不是健康的脸色,而是从容的神态。
“哥哥”走了之后,您说要把伤感的情歌升华出快乐的力量,但会不会在某个深夜,听到某首歌或看电影想起故人,又陷入不可自拔的情绪?
现在很少了。因为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都没太大分别。很多人时,我会一边说话,一边想自己的问题,当然不是分裂这么厉害,只是能更随性地找不同的世界。看电影,看书,里面的世界都很热闹。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自然科学,设计,包括日本房地产广告,内地山西民居画册,都很有趣,自然不寂寞。三四个电脑接上宽频,看他们很幼稚地谈论一些问题,比周星驰功效更甚。又比如安眠药,我会检讨,谁叫你2000年时吃那么多,现在得自己负责。若现在听回以前的歌,当然会怀念这个人,不过谈不上快乐或不快乐。只是想到唯一的感慨是,人与人之间亲近或距离,我们本以为可主宰,但终究是无能为力。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把说话的口气、措辞甚至性格再改进些,可能还是如此。
书里有许多您真实的感悟,但可能很多读者看完也就一笑而过,并未真正起效,您自己经历了哪些波折?
你说的没错。人生的坎,最大的不外乎工作和感情。工作上我已能够驾驭,用自己的兴趣混饭吃。至于失恋。过去比较过分地爱一个人,让自己觉得脸都扭曲,现在就比较轻松自在,不是健康的脸色,而是从容的神态。当时主要卡在1998年。感情受挫后跟自己说,这样不是办法,就想怎样为失恋写下答案。所以当时给王菲写《只爱陌生人》那张唱片,可说进入自己内心,慢慢形成自己真正的想法。回看时才发现《麦田守望》,跟佛家很多道理好像一脉相承。早年黄霑让我读《金刚经》,却完全看不进。后来慢慢能看明白。佛家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如何灭苦。好像很对味,让你进入另一个世界。
http://m.metroer.com/attachment.php?fid=310
『周末画报』 撰文 冰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