灋
(拼音f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会用角去触理曲的人。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这样解析:“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可见在古代“法”和比它出现更早的“刑”(罪罚也,从井从刀)是通用的,表明法包含着惩罚的含义。“法”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公平”这个准绳。“法”字中的“廌”,传说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亦作“豸”、“獬豸”),故而“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这既反映了上古时代盛行神明裁判,又相信法是正直、正义的准则。因此,“法”就词义而言,是“公平”地判断行为的是非、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组成“灋”的三个部分各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水”表示公平,执法要能做到像水一样平,公平了才可能是公正的;
“廌”,是一种像牛一样的独角神兽,生性正直,能分辨是非,并用独角去触无理者,是断案法官秉公断案主持正义的得力帮手;
“去”是离开,表示无理者被驱逐,正义得到了伸张。传说古时法官判案,让原告、被告站在法庭上,然后牵出独角兽,独角兽会用独角直顶无理方,立判谁是谁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