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起一个更好的题目,但是最终还是放上这么个被用烂掉的词语组合:美丽与哀愁。
在林黛的身上,这两个词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扬光大。伴随着她的美丽的同时,是挥之不去的哀愁。
都说林黛美在明眸皓齿、体态优美,而事实上,在那个浓艳的年代,林黛的华丽之美恰中了时代的齿轮。
她的笑容很富贵也很亲切,不是那种带着距离感的冷美人,大约也正因为那分富贵,所以她经常扮演一些倾国倾城的女人。身在金钱世界,却得不到爱情。
看看这张照片,她笑颜如花,那么青春那么朝气,像是美好过度里的小公主,博得世间万千宠爱。谁又能想到,这样的女子竟是薄命红颜?
在我记忆中,林黛扮演过四大美人中除了杨贵妃外的三位。当中又以《貂禅》最为出名。
电影对于导演李翰祥的意义重大,这部《貂禅》以低成本获得极佳票房,让邵氏对黄梅戏电影充满了信息,所以在下一部《江山美人》中给了更大的投资。
而林黛在《貂禅》中的演出也得到了认可,从此她成为黄梅戏电影的一面旗帜,同时也奠定了她与李翰祥合作的基础。下一部《江山美人》,既是导演李翰祥的巅峰,也是林黛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
在看电影前,我觉得林黛并不适合扮演貂禅,觉得她太过丰艳逼人,而貂禅应该是极聪敏的女子。可是看了之后,感觉除了她别无选择,尤其是第一次见董卓那场戏,且歌且舞,面若桃花,裙裾纷飞,难怪董卓这样的老狐狸也要中了这美人计了。
《情场如战场》剧照,当时林黛不过十多岁。
这部电影我无缘一睹,不过声名是有所耳闻的。除了美女林黛,这部电影的编剧更是大名鼎鼎众人关注,乃当年名倾上海滩的才女张爱玲是也。
具体张爱玲与林黛有何交集,这点就很难考究了。
当年的黑白明星照。
那时候邵氏很会帮女明星拍照,比如凌波永远是温柔不失伶俐,乐蒂永远是温婉清新,而林黛永远是浓眉大眼圆润可人的。哪像今天的宣传照片,生生的把很好看的人拍得奇奇怪怪。
我觉得林黛这个样子最好看。
没有色彩的世界里,她刻意上挑的眉毛、轮廓分明的面庞、清纯欲滴的造作(Sorry,我也知道这个形容不恰当,但是真觉得这做作因着青春,便显得很纯情了),这才是她。
彩色世界中明艳性感,也许只是她的一个外壳。
林黛的遗作《蓝与黑》的剧照。
片中她的角色很凄美,为了爱情颠沛流离不顾一切,最后即便得到爱情,也是破碎了的。
也许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始终觉得即使男主角最后回头,但是先前的背叛绝对不可能一笔勾销。
可她还是接纳他。这大约可以归纳进女性的广阔胸襟的范围吧。
林黛尚未完成《蓝与黑》就已经自杀身亡了,片中部分镜头是邵氏找了颇相象她的女演员杜蝶来完成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电影中林黛扮演的唐琪在唱《痴痴的等》,唐琪最后拾起了生命的碎片,而林黛,却是不可能再来过了。
很好看也很夸张的一张明星照。
蓦地看上去像一只孔雀。
这也正是林黛予人的印象:事业那么好,不到30岁已经是4届亚太影后,拍了那么多好的电影;出身那么好,父亲是后来国家政协副主席程思远;家庭那么好,嫁给了云南省长四公子龙绳勋,而且生下好可爱的儿子。
可惜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挽回她离去的步伐。
李碧华在《胭脂扣》中借如花的口表达出林黛在她心中的哀怨:为什么我始终得不到家庭的幸福?
其实,又何止这么简单。
林黛名作《不了情》。
片中她唱着“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那片断,又美丽又惨淡。是低到尘埃中的媚态。
一个典型的悲剧爱情故事。最后男主角终于醒悟,可是她已经性命垂垂,一切都太迟了。
来不及,来不及去爱亦来不及去恨。然而曾经有过的一切不可磨灭。
正如同林黛之于这个繁华盛世一般,风云变幻,依然有人记得她怀念她。她的倾情丽影伴随着电影胶片,将生生世世的传送下去。
可是已经远去天国的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