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端康成《我的伊豆》赏析

(2009-08-08 18:47:23)
标签:

散文赏析

文化

分类: 芩风村作品赏析系列

我的伊豆

 【日本】川端康成

陈德文 

 

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

   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

   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廊,还可以这么说。

   整个伊豆半岛是一座大花园,一所大游乐场。就是说,伊豆半岛到处都具有大自然的惠赠,都富有美丽的变化。

   如今,伊豆有三个入口:下田,三岛修善寺,热海。不管从哪里进去,首先迎迓你的,是堪称伊豆的乳汁和肌体的温泉。然而,由于选择的入口不同,你定会感到有三个各不相同的伊豆呢。

   北面的修善寺和南面的下田这两条通道,在天城山口相会合。山北称外伊豆,属田方郡,山南称内伊豆,属贺茂郡。南北两面不仅植物种类和花期各异,而且山南的天空和海色,都洋溢着南国的气息。天城火山脉东西约四十四公里,南北约二十四公里,占据着半岛的三分之一。海面的黑潮从三面包围着半岛。这山,这海,便是给伊豆增添光彩的两大要素。倘若把茶花当作海岸边的花,那么,石楠花就是天城山上的花。山谷幽邃,原生林木森严茂密,使你很难想象这原是个小小的半岛。天城山是闻名的鹿的场所,只有翻过这座山峦,才能尝到伊豆旅情的滋味。

   往热海的火车时髦得很,称为“罗曼车”。情死是热海的名产。热海是伊豆的都会,它是在关东温泉之乡中富有现代特征的城市。倘若把修善寺称为历史上的温泉,那么,热海便是地理上的温泉。修善寺附近,清静,幽寂,热海附近,热烈,俏丽。伊豆到伊东一带的海岸线,令人想起南欧来,这里显示着伊豆明朗的容颜。同是南国风韵,伊豆的海岸线多象一曲素朴的牧歌啊。

伊豆有热海、伊东、修善寺和长冈四大温泉,共有二三十个喷口,仅伊东就有数百处泉流。这些都是玄岳火山,天城火山、猫越火山、达磨火山的遗迹。伊豆,是男性火山之国的代表。此外,热海的间歇泉,下加茂峰的吹上温泉,拍击着半岛南端的石廊崎的巨涛,狩野川的洪水,海岸线的岩壁,茂盛的植物……所有这些,都带着男性的威力。

   然而,各处涌流的泉水,使人联想起女乳的温暖和丰足,这种女性般的温暖与丰足,正是伊豆的生命。尽管田地极少,但这里有合作村,有无税町,有山珍海味,有饱享黑潮和日光馈赠,呈现着麦青肤色的温淑的女子。

   铁路只有热海线和修善寺线,而且只通到伊豆的入口,在丹那线和伊豆环行线建成之前,这里的交通很是不便。代之而起的是四通八达的公共汽车。走在伊豆的旅途上,随时可以听到马车的笛韵和江湖艺人的歌唱。

   主干道随着海滨和河畔延伸。有的由热海通向伊东,有的由下田通向东海岸,有的沿西海岸绵延开去,有的顺着狩野川畔直上天城山,再沿着海津川和逆川南下……。温泉就散在这些公路的两旁。此外,由箱根到热海的山道,猫越的松崎道,山修善寺通向伊东的山道,所有这些山道,也都把伊豆当成了旅途中的乐园和画廊。

   伊豆半岛西起骏河湾,东至相模湾,南北约五十九公里,东西最宽处约三十六公里,面积约四百零六平方公里,占静冈县的五分之一。面积虽小,但海岸线比起骏河、远江两地的总和还长。火山重叠,地形复杂,致使伊豆的风物极富于变化。

现在,人们都这么说,伊豆的长津吕是全日本气候最宜人的地方,整个半岛就象一个大花园。然而在奈良时代,这里却是可怕的流放地。到源赖朝举兵时,才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幕府末期,曾一度有外国黑船侵入。这里的史迹不可胜数,其中有范赖、赖家遭受禁闭的修善寺,有掘越御所的遗址,有北条早云的韭山城等。

   请不要忘记,自古以来,伊豆在日本造船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正因为伊豆是大海和森林的故乡啊。

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赏析】

 

带你走山川

 胡景敏

是的,这就是伊豆!它的山色海景美得让你惊叹,美得让你产生远离红尘的感觉。伊豆风光带你进入梦的境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名篇《伊豆的舞女》让钟灵毓秀的伊豆世界闻名,散文《我的伊豆》更是直接描绘了它的旖旎风光。

人们总是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对象,对迷人的伊豆更是如此。伊豆是什么?诗的故乡?日本历史的缩影?南国的楷模?画廊、花园、游乐场?伊豆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们都从某个角度说出了真的伊豆;伊豆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是它们的总和。作者把对伊豆的这些不同感受,排比并列,互相映衬,突出了伊豆的美和非凡的气韵。

“我”的伊豆集中了南国的美,是自然的惠赠,富于个性和诗意。三个入口让我们感到的是三个各不相同的伊豆;伊豆的山、海、海岸线、火山、温泉都各尽其妙,变化多姿,这正是伊豆美丽的特色。伊豆的美丽在作者笔下又是人格化的,男性的威力和女性的温柔辉映成趣,这正是伊豆的风韵所在。如果说风景是散缀的珠子,那么道路则把珠子串成了华美的项链;作者写到了海滨、河畔、山间蜿蜒延伸如血脉般的道路,感觉上使景色顿时生辉。作者在写了伊豆的历史和造船的业绩后,行文戛然而止,但作者对伊豆的深深爱恋却如丝般绵延开去。

作者描绘风景常常从内心的细微感觉出发捕捉自然之美,所以笔下的自然常带灵性。语言准确传神是此文的的又一特色,遣词用语总能曲尽物态。文尾回应前文,结构圆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