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巴杂谈 |
分类: 环球行走 |

近年来,被迫走向“邪路”的古巴政府,也逐步允许私营经济存在。于是,小商小贩便雨后春笋般迅速诞生。

首都哈瓦那的一家黑人家庭民宿,31岁的路易吉在工作之余负责网上用英语帮助父母接受外国游客的订单。

实行网络控制的古巴,上网费用非常高,一小时约1~5欧元。黄牛倒卖上网卡的生意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圣克拉克,经营民宿的白人卡洛斯会流利的英语,这与他普遍不会英语的同胞们形成巨大反差。
哈瓦那的出租车一口价,不用计价器,虽然古巴的收入比朝鲜人强不了多少,但出租车收费却与美国不相上下

商品严重匮乏,品种就更极为简单了。消费者省去了挑选的程序,比如面包,直接去快买,不然晚点就无货了。

哈瓦那新区有一家国营餐馆,价格实惠,菜量大得跟东北菜一样。餐厅内张贴着餐厅经理与卡斯特罗的合影。

特立尼达古城的国营餐馆。店内空荡荡没有什么客人,但服务员不少。人浮于事即使工资不高亏本也是必然的




哈瓦那新区有一家国营餐馆,价格实惠,菜量大得跟东北菜一样。餐厅内张贴着餐厅经理与卡斯特罗的合影。

特立尼达古城的国营餐馆。店内空荡荡没有什么客人,但服务员不少。人浮于事即使工资不高亏本也是必然的

国营商店内,统一着装的售货员比较清闲。商品就几样,价格也极少波动,闭眼都可以干,但售货员却并不少。
外国游客好像必须要抽一支雪茄才心满意足,正如到了北京必须吃一顿烤鸭那样,否则就似乎是枉跑一趟。
前一篇:靠近奇琴伊察遗址的皮斯特小镇
后一篇:黑白混血的古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