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家山朝天嘉陵江广元四川 |
分类: 独步神州 |
1989年春,第一次来广元,嘉陵江畔许多广元人驮着沉重的背篓缓缓前行,背篓里是刚采摘要售卖的新鲜蔬菜
四分之一世纪(当然不止四分之一)过去了。这个背篓依然还沉重地压在广元人的后背上,但他们脸上依然灿烂
背篓自重就足有20多斤,不能想象如果盛满沉甸甸的蔬菜后,走起路来会怎样地踉踉跄跄?
中国人历来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民族,而四川人尤其更难吃苦耐劳。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的人民能如此坚韧
60岁以上的老人安心地留守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80岁的老人还骑马夜走山路前来演唱,他需要掌声与观众。
又一位80岁的老人在雪溪洞景区外经营饮料与零食,他说:这是儿子的摊位,他来照看是帮助儿子分担一下
赵家大院里,羌族的老婆婆与汉族的老太太一同共享午后的时光,前者才忙完游客午餐,后者饭后打发悠闲时光
虽然穿着变化不大,虽然背篓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但手机出现了,尽管他们对普通话已经很难掌握了。
麻柳刺绣是当地的文化遗产,但现代女孩子已失去传承的兴趣。母子俩展示的作品也是别人的。
穿着麻柳刺绣图案的羌族服装,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嗅嗅刚刚成熟的种子散发的芳香。
从曾家山镇的集市,到赵家大院的妇女,从为核桃节演奏的乐队到喜得孙子的老妪,可以见到许许多多广元人
集市上,带着儿子与侄子前来,她万万没有没想到,竟然意外地邂逅了失联多年的老同学,那时还是少女……
脱掉羌族服装,换上上学时便装,18岁的阿聪准备骑摩托车去镇上,晚上有“越清凉、阅曾家”消夏篝火晚会
无论是啤酒节。还是核桃节以及消夏篝火晚会,志愿者、警察、演员等普通工作人员都是最辛苦的群体。
从广元的司机,到朝天区的旅游局领导以及曾家山的镇长,也都是间接的在服务于整个朝天区旅游推广活动。
后勤保障餐饮业,也遇到了难得商机,余家师傅的“十大碗”大容量地依次陆续登场。
三娃子酒店的“麻辣鸡块”更是一招鲜,以一当十地与“十大碗”暗自展开竞赛。
其他临街的小餐馆,虽然没有什么招牌菜,但也可以分享七里八乡聚拢来的人气。
嘉陵江畔,当地的摄影、摄像工作者忙开了。他们采集了大量素材,足够日后加工出不少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