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味噌台中日本酿造台湾 |
分类: 环球行走 |
味噌,这个我们感到陌生的名字,直到参观酿造文化馆后,才渐渐找到大陆对应的调味品——类似黄酱。
位于台中丰原区的味噌酿造文化馆,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展销一体的味噌中心。许立升副馆长子承父业。
三层楼的展厅,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味噌从日本引进在、台湾发展的详尽全过程。
看到这些成品,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台湾或者日本人把黄酱可以做成这样多种的口味。
其他衍生品也是多种多样,任何一个家庭主妇来,都会流连忘返,哪一样都有想买回去一袋。
台湾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传承自己的企业文化,都尽量建立自己的文化馆、展览厅,也可以达到进行自我推广目的
各种奖状不少,获奖在台湾消费者心里,还是具有很高公信力的。因为评奖还没有被玷污,不少花钱随便可以买
当然,前几天也曝出台湾出现地沟油,但远没有达到系统的、大面积的、规模化、常态化的食品危机。
带孩子来参观、游玩,既增长了知识,又不乏娱乐了。这与我们目前流行的“亲子活动”不谋而合。
品尝,也是参观体验的内容之一。喝完当场制作的味噌汤,理解了为什么韩国人那么对酱汤百喝不厌了!
面煮熟后,“放少许”味噌,这样的面条完全可以跟北京的炸酱面、意大利的通心面相提并论!
“全国第一座”规模并不大,不像我们的所谓第一,总要有一个高大上的空壳,至于里边内容就无关紧要了。
许立升副馆长建议所有参观者都亲手体验一下味噌的制作过程:只有亲手制作,才能更加了解。
那好吧,就试试。发酵后的黄豆,精选米、盐、糖等开始搅拌、挤压,纯手工操作,生产力不高。
每份重量都严格控制,极为标准,日本的菜谱绝对没有什么“放少许”这样模棱两可的词,只有几克的具体数字
经过一番敲敲打打、搓搓揉揉,她们的“味噌”制作也接近了尾声。开始在商标上注册独一份的孤本名称。
半年之后,这瓶新制作完成的味噌就可以食用了。将它沉甸甸地从海峡对岸带回来。大约在冬季再打开它吧!
套上“有机酿造”外衣,就可以市场销售了,不过,这瓶可绝对舍不得。金不换啊!好坏只能自己品尝。
台湾台中创意生活产业微博http://www.weibo.com/u/518516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