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护国寺后海梅兰芳老北京民俗 |
分类: 京都纪事 |

崭新的“护国寺街”雄伟地矗立在街西口,面临繁华的西四南大街,对面就是6号地铁站。
街东口是梅兰芳的故居与纪念馆。在京剧已经不再统治舞台的今天,梅兰芳家门外也门庭冷落马蹄希了。
西城区这片区域的深宅大院里,曾经住了不少皇亲国戚或文人墨客,今天又成为酒吧一条街。

比起南城的贫民窟,这里的街道与院落都属于上流社会。特别是2008年前为了“喜迎奥运”,全部粉刷一新

曾经的护国寺街从西口进来,走不远道路就狭窄了,现在新扩充的街道一直伸延到东口。

护国寺街曾经以“小吃一条街”而闻名,现在显然还要保持那个传统。

所有以前有的小吃店,名字还在,以前没有的店名也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但是,走在这条昔日的老街上,却总是感觉是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仿古一条街上……
在人口不足800万时的北京,护国寺街就是一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现在为什么反而人不多了呢?
而作为北京人,也不再钟情这个早已失去来北京味道的地方。所有商家口音都南腔北调,北京人离开了这里!

“护国寺小吃”是属于“护国寺小吃店”旗舰店的加盟店吗?如果不是,怎么敢与对门唱对台戏呢?
正如丽江古城消失了纳西族原住民一样,护国寺街的空心化,也让本土居民感觉索然无味。

真正的护国寺隐藏在小吃店的后面,它们也知道游客来这里,根本不是冲它来的。

“人民剧场”保持原样,但如今已经丧失了剧场的功能。小时候,曾在这里看过一次京剧《大闹天宫》。
童年时代常常光顾的小吃店,摇身一变几乎成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酒楼。门外一看就可以想象出里边的价格!

在某一个饮食集团垄断经营这条街的前提下,本属于平民的小吃,如今也升级换代达到了皇家御膳的价格。

在房租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攀升中与税负日甚一日沉重的双重压力下,商家只能将危机转嫁给消费者。

这一盘里的小吃,谁能估算出其价格呢?看来,我们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得很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