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圣莲山老子道文化房山北京 |
分类: 京都纪事 |
在各地热衷举办各种盛装庆典纪念活动的年代,与炎黄、舜尧、孔子都不搭界的北京房山,举办了老子文化节。
圣莲山位于京西房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场盛装大典活动就要“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地开始了。
尽管是“小五岳”或“奇山”,但知道这个地方并且亲眼目睹,还真是第一次。虽然,距离市内数十公里而已。
炎热的北京难得有个阴雨凉爽天气。也许老子担心盛装会中暑,特意与老天爷“研究研究”后,给个凉快天。
盛装果然可以营造庆典气氛。起码,对于摄影人而言,艳丽的戏剧服装至少能够让画面赏心悦目。
既然宏观效果已经营造出,至于个别有几个戴眼镜的现代人混在其中,也就瑕不掩瑜了。
香火是万万不能缺少的核心道具。没有了缭绕的旺火,岂能称得上庄严的盛典呢?
据说,里边还有专门从各地(如武当山)请来的真正道家,而不仅仅是当地的群众演员。
在庆典队伍浩浩荡荡步行朝山上进发之际。想以逸待劳的游客则先乘电瓶车,再搭乘缆车捷足先登了。
与修葺一新的景区相比,这个古玩似的缆车实在太惨了!污浊的有机玻璃,彻底遮住了欲俯瞰窗外景色的双眼。
人体比例很不协调,跟尚未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古代人表现手法一样。这些粗制滥造的“艺术品”给景区在减分
争睹圣水洞的盛况,虽然不会像贝克汉姆去同济大学那样因拥挤造成踩伤,但如果再有一批游客过来也很难说
被女游客们惊叹“飘逸似仙”的年轻道士,含而不露、“情绪稳定”地只分给想沾仙气的游客一点点圣水。
被命名为“老子”的巨大石雕,俯瞰着近在眼前的庆典队伍缓缓上山朝拜以及轮番上场的表演。
不过,正如龟兔赛跑一样,早已上山的游客因在无关紧要地方的忘情拍照,失去了观看庆典活动的精髓部分。
当他们到来“圣莲大蘸”法坛时,演出已经偃旗息鼓,演员们已经卸妆或正待卸妆准备搭车下山。
作为“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组成部分的圣莲山,打“老子”、“道文化”的牌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选项。
显然,为打造这个景区,房山也是不惜重金的一次大手笔。但簇新的仿古建筑到底对游人有多少魅力呢?
习惯听赞扬与肯定的思维,对任何善意的建议与反思都会本能地抵触,那就骑驴(开车)看账本——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