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卡拉巴赫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高加索 |
分类: 环球行走 |
高加索的徘徊(二十二)
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街头,三天两夜的卡拉巴赫游广告牌却很多。77000德拉姆,约合200美元。
卡拉巴赫的国旗与亚美尼亚国旗非常接近,而如科索沃(主要由阿尔巴尼亚族组成)跟阿尔巴尼亚国旗也很相近
当然,卡拉巴赫最终与亚美尼亚合并,也是迟早的事情,正如科索沃也将与阿尔巴尼亚合并的前景一样。
跨过卡拉巴赫后,亚美尼亚境内号称与诺亚方舟有关系的亚拉腊山,就再看不到!幸好12月21日已经平安度过
多山的卡拉巴赫境内,在一座座光秃秃的山下,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红顶民居与枯黄的树冠。
这是一片流血多年的土地,亚美尼亚人的穆斯林邻居——土耳其与阿塞拜疆都是他们的宿敌。
同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右翼势力一样,土耳其政府也拒不承认对亚美尼亚进行过150万人口的大屠杀。
但是,为法国为首的欧盟国家一直敦促土耳其人“正视历史”,这也是土耳其至今不被欧盟接纳的原因之一。
山顶上的古堡遗址,证明着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十字架石,是亚美尼亚独特的文化印迹。中间那个饮水机在亚美尼亚与卡拉巴赫都非常普遍,生水可以随便喝。
由于中国游客对“卡拉巴赫”极为陌生,因此,能够到那里一游更不可能,所以,这些图片是“难得一见”。
度假村式的酒店不大,但挺有特色,餐厅既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
室外的餐厅,可以俯瞰小河流水,看见眺望叠嶂的山峦。因此,室外就餐更有诗情画意。
这是亚美尼亚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不亚于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的万里长城。位于首都斯特潘纳克特城外附近。
可惜是下午,由于逆光,无法理想地显示正面的卡拉巴赫“法老”。
亚美尼亚人寄托思念的方式,不是青藏高原上的经幡,也不是“幸福的黄丝带”,而是各式各样的手帕。
这些移民西方国家的“美裔亚美尼亚华人”或“德裔亚美尼亚人”,是前来探访卡拉巴赫的游客主力。
真正的卡拉巴赫人不可能坐在红叶挂满藤架下的尽情美餐,而且守在刚刚劈开的木柴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