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神庙欧元雅典希腊巴尔干 |
分类: 环球行走 |
最后的巴尔干(二十)

尽管希腊债务危机被CCTV渲染得已病入膏肓,但来到希腊时才发现:人们脸上依然流露出自然而和谐的微笑。

她们依然“情绪稳定”,或许是政府不允许她们看“负面新闻”,总而言之,她们不像是活不下去的样子。
希腊女人,哪怕是青春不再的中年妇女,也照样穿着讲究并佩戴着品牌太阳镜。
人浮于事的赫拉神庙工作人员,无所事事地聚在一起聊天,她们的工作仅是阻止游客越过防护线。
虽然游客似乎已经减少,但业主对此并不紧张。不会拦住路人不放死死纠缠。还是一副爱买不买的自信。

在卡兰把卡小镇,花13欧元买一条休闲裤。不是发扬援助希腊人民的国际主义,而是发现裤子破了又没有备用。

领取退休金的希腊老妪,也打扮得一丝不苟,尽量优雅地面对路人。
雅典卫城,来自希腊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游客,趁景区员工没有罢工,急忙前来参观,
白色的雅典古城衬托着黑衣的外国游客妇女。四月下旬,地中海的阳光就已经非常强烈。

她们在寻求我帮助拍照时,顺手用自己相机先给她们拍摄一张。
嫁给了澳大利亚男子的阿尔巴尼亚女人,高高兴兴地从意大利的新家来到这里浏览参观。

在金融危机中依然我行我素的希腊人,自驾车驰骋在希腊各地,服务区内休闲时也不太节俭。
雅典中餐馆的北京女孩,在英国留学毕业没有回国,而是与丈夫一起转战到希腊,她们既是老板、也是服务生。
在希腊已8年的郭,告诫寻找危机痕迹的中国游人:希腊人民生活比咱们强多了!咱就别看三国掉眼泪了!
虽说经济危机,但邻国阿尔巴尼亚的劳工并没有打道回府。没有危机的家乡比危机中的国外还民不聊生。
来自另一个邻国保加利亚的早餐小贩,知道希腊人喜欢食用这种甜面包圈,就投其所好天天早上沿街叫卖。
显然,希腊人再怎么穷,也比绝大多数中国人富裕,当然官二代或富二代绝对不能赞同这个说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