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索沃波黑黑山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巴尔干 |
分类: 环球行走 |
亲手炸毁自己设计的桥,无异于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但是,曼奈为了民族的利益,痛苦地亲手将其炸毁!
这座著名的大桥,战后依照原样在原地重新修建。尽管是赝品,但每天还是吸引大量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
大桥位于黑山共和国北部郁郁葱葱的塔拉河谷。这里是通往萨拉热窝与贝尔格莱德的重要通道。
1944年,已处于守势的德军从希腊撤退时,这座大桥是必经之路。南斯拉夫游击队决定切断敌军撤退后路。
于是,如何在德军重兵把守下炸毁桥梁,设计师虽掌握桥梁生死的钥匙。不过开始坚决反对但最终被说服。
电影《桥》就是围绕炸桥展开的。当时中国人仅能看的电影就是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朝鲜与越南的影片。
《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一直在50岁以上的国人中广为传颂。后来中国人又知道了“卡桑德拉大桥”
巴尔干地区、自然包括黑山在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到处都是战场。
时至今日,这里也不是一片净土,最近的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鲜明的例证。
弱小的黑山为了自身发展,必须与欧洲孤儿保持距离。尽管塞尔维亚一直企图以经济援助诱饵拉住小兄弟不放。
看来,一个国家如果价值观与左邻右舍相悖,是很难与四邻友好和谐相处的。哪怕你勒紧裤腰带撒钱也没用!
在中西部的尼克希奇小镇,午后鲜花市场的老板娘焦急地等待着顾客。
面积不大的黑山,没有一块多余的裸露荒地,除了漫山遍野的绿树,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场。
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地穿行在黑山境内与邻国,是许多年轻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