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笑脸以色列 |
分类: 环球行走 |
走进以色列(九)
虽然微笑的他对于汉字知之甚少,但居然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清楚地写上了简体汉字。
停在耶路撒冷酒店门外的出租车司机,明明知道我不是他的客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拍照。
清晨,他从拉蒙小镇的一所犹太学校走出,拦住他请求拍照时,他略有些羞涩地止步并且露出笑容。
摄影师在我们离开以色列前的6小时,到以色列博物馆为我们拍照,他是应杂志社之邀履行公务的。
61岁的导游兼司机,则是从芬兰来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来自世界各地。
1991年后,大约有100多万犹太人从俄罗斯过来,成为主要的一个群体。
而且,在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也有不少犹太人。不过,中国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没有看到。
两个中学生在去哭墙的路上,耶路撒冷的老城里,小巷弯弯曲曲,藏着很多的故事。
他把帽子借给了我,让我与他的伙伴合影。
略有一些马克思模样的他在酒店外等人。
沙漠山地车的维修工,烈日当头,在起伏颠簸的沙漠戈壁上骑车不到一小时。
膀大腰圆的死海酒店保安人员,却不肯把脸迎向镜头。
古木兰景区的冷饮服务生。我国内几乎是“全民单反”的时代,我依然用卡片机呢。
估计他是从墨西哥来的犹太人?
海法空中花园景区的安检员,他来自德国。
酒店餐厅的服务生,下篇介绍以色列美女。
出发前,以色列驻华使馆新闻与公关外交主任发言人柯楷仪先生来送行,不然也不敢贸然拍照以色列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