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归来,我已经连续贴出四篇介绍重庆的图片。正如预料的那样,果然令一些热爱自己家乡的重庆人不满意。他们认为“博主专拍不好”的地方,甚至认为我是“别有用心”“存心气死重庆!”看了真让我忍俊不已。
可能我们太害怕别人不赞扬自己的缘故,总担心外界是“别有用心”,如果没有顺情说好话的时候。比如说:自称重庆是“小香港”,可不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分明是重庆的资料自我介绍的!其实,何必非要贴上“小香港”标签呢?重庆本来是一个颇有特点的立体城市,“犹如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是我12年前从重庆回来时写的评价。但因自信心不够,自己偏偏要与“小香港”扯在一起。

川渝之行(五)

对于重庆的魅力,想必任何一个外地游客都不会视而不见的,包括“存心气死重庆”的我。

我不可能没有拍照让重庆人引以为豪的大桥。

何必非要艳阳高照,细雨中朝天门同样有其自身的韵味。

不过,这些公开造假合成的“小香港”照片,实在意思不大!
尽管只是个匆匆过客,但我还是尽可能步行丈量了这个城市更多的角落。

从解放碑

到人民广场,

从两路口

到菜园坝;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从高架桥

到沿江路;
不仅领略了重庆繁华的“正面”,

也看到痛苦、尴尬群体的“侧面”。

喜庆的婚礼在各大酒店纷纷举办

同一时刻的过街天桥上,也有这样绝望的人生。

重庆和所有的中国城市、包括北京一样,都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不管你是否承认现实,这些城市的伤疤都让我们同情和不安。 
一改以往偷拍执法作风,名人不做暗事!

文化馆里,有这样的比赛,由于不涉及到“为国争光”,可以不必在运动员上造假。

参赛的武术、散打运动员与观众数量几乎相等。

我让他向我挥动拳头,而不是武警战士一样笔直地站立。

这边是“我们工人有力量”的大合唱。也是,正值“五、一”期间。

已经赛完的运动员为队友加油

宁愿拍摄撑伞观看比赛的观众,而不想拍摄到处打麻将的麻友。

精神与物质的产品摆在柜台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谓两手抓、两手都硬。

过街天桥上的摊位就是纯物质的了。

这位“张飞”模样的烤肉小贩,对于精神的要价比物质更高,如果正面拍照一次,要花买十串的价钱!

快餐的价格在悄悄上涨,“元”的前面不断被涂抹、修改。

山路,是重庆人绕不开的前进障碍。
牛角沱一带的老居民。

上清寺附近的流浪者

关于重庆的介绍就这么五篇,放心,没人“存心气死重庆!”

无论是愤怒还是理解,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毕竟相隔12年才来一次。但我真诚地希望生活在那里的人民,真正能够体验“宜居”城市的感觉!
川渝之行(6)一内江的悠闲与忙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89ba10100d6p6.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