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荷兰女王荷兰人木鞋官邸施鹤玲 |
分类: 环球行走 |
对于只关注美国、日本这样大国的媒体,荷兰虽然拥有许多值得骄傲的世界之最,但是,它的光芒依然被笼罩在美国这样的大国阴影背后了。
荷兰王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新闻、教育、文化部主任施鹤玲女士对此有些抱怨:“介绍有关荷兰的文字实在太少了!”
其实,这在全世界也是普遍现象。比如日益崛起的中国,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依然是陌生和遥远的,哪怕是在咨询发达、新闻自由的欧洲。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过去一直是中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介绍荷兰的八个字。我是在少年时代知道的这个影响力与它国土面积极不相称的国家。这个面积不足北京市3个大、比邻国不丹还小的西欧国家,曾经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等这样人口与面积都比自身大无数倍的国家。
那个时候, 我懂得了什么叫力量和强国!徒有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优势,并不能保证成为大国和强国!
木鞋、木风车、郁金香等等,这些都是1600万荷兰人民的特殊标签;至于围海造田,更是这个民族的伟大创举!更重要的是,荷兰人的意识总能走在世界前列,比如安乐死与同性恋婚姻,首先在这个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
荷兰社会对人权的高度尊重和宽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2003年冬天,我只在荷兰有过走马观花地逗留,沿途到处看见运土的车辆。“这是填海。”导游说。
荷兰人围海造田的勇气、智慧以及财力,不能不让其他民族佩服和效仿。以后的新加坡以及我国上海、厦门,也开始了这项伟大工程的实践。
面积与瑞士相当的荷兰,综合指标其实比“世外桃源”的瑞士更优越、甚至比一直被各国人们推崇和向往北欧国家更宜人。遗憾的就是,尽管荷兰是个经济强国,但毕竟受制于面积和人口的基数。
施鹤玲女士自豪地对中国客人说:不知大家是否清楚,中央电视台新址就是荷兰建筑师设计的。不错,荷兰的建筑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受人尊敬的地位,比如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几乎就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翻版。那个北欧国家南部的大城市,就是由荷兰建筑师整体设计的。
4月30日,是荷兰的女王节。29日下午17时,驻华大使邀请了近千人到他的官邸庆贺这个节日。官邸也是荷兰人引以为豪的建筑。在这个较大的庭院里,摆满橙黄的郁金香,主人们喜欢把橙黄色的丝带别在胸前,或者身穿橙黄色上衣。橙黄,是荷兰人的国色。
来自社科院、媒体、官员等中方客人以及肤色各异的各国使节纷纷前来。
受雇的中方厨师一刻不停地分切意大利奶酪、调酒师打开一瓶瓶阿根廷葡萄酒,
一身黑衣的服务生端着各种饮料、食品游走在客人中间,
务行列。我又犯了大错,忽略拍摄那些让人垂涎的荷式美食。这是我一
向劣势──不关注美食。
一群由荷兰游客与驻京荷兰工作人员组成的“合唱团”,列队站在官邸宽阔的前廊郑重地演唱,一支中国乐队舞动着各自手里的乐器随后也演奏起来。黄昏很快过去,安放在四处的蜡烛渐渐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荷兰欢庆奥运金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89ba10100a31m.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