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明叫张三,为什么一跟外国人介绍自己,就要倒过来说是"三`张"呢?
6个背选方案为什么有5个带有英文标识?
这就像一些美国肥胖病患者采用各种速效减肥疗法一样,治标不治本,过一阵子还会反弹。
为什么拥有5000多年文化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小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在中国,深色皮肤的人会被当作农民。
首先要具有亿万富翁的身份,其次要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此外还要通过严格的身份鉴定。
在世界各地的旅游景区,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警示标语都是只用中文书写,因为大多数外国人都不会这么做.。而在中国,许多标语都被翻译成英文,但是上述这两条通常不会。
不管什么样的外国人,不管黑人有多黑,白人有多白,我们一律认为他是大款,和他说话是莫大的荣幸,如果再能和他吃顿饭,那回到宿舍是一定要给室友好好炫耀一下。我今天和什么布什,麦克之类的朋友一块吃饭了,而大家肯定会说:你丫真牛,和老外一块吃饭.。
正如古语说的,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的研究少之又少,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学背后的文化现象.
某日,见一广告:几个中国小童手持XX牌饼干添其舌大笑曰:"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看到大家铺天盖地过圣诞快乐的时候,觉得莫名其妙的悲哀。真不知我们中间有几个知道圣诞节为何物?过圣诞节,过平安夜,才会显得比较时髦,比较与时俱进吧.
有个上海的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老师让做自我介绍,大家很高兴地说:"我来自日本,我来自韩国,我来自澳大利亚"。当轮到中国学生时,他说:"我来自上海".
电视剧片头字母里,张铁林变成了张铁林(英国),斯琴高娃则换成了斯琴高娃(瑞士)。搞了半天,原来人家都是外国人,真的很洋气耶!
以上文字全部摘自<意林>2006十月下半刊20期,第48页。
因为看过此文之后,心理颇有感触,一种悲凉油然而生。在外国人的面前我们是这个样子,就是我们中国人面对自己人的时候,有的时候都是心生抵触,到底,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