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真是件劳神的事,我和先生从恋爱到结婚从来没有拌过嘴,可是因为装修风格的问题,我们俩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追求自然随意并且时尚的家居,我喜欢逛宜家和大有克拉斯,而先生属于海龟派,国外生活让他看烦了满眼的欧美风格,反而爱上了古香古色的中国红,他爱去的家俱店除了潘家园就是街边不知名的小工艺品店。
我们都想让对方改变观点,于是,一到双休日,我们就泡到家具城,有好多店子去过不下几十次。平时,我先生做事都很迁就我,可这次他却坚决否定我的方案,他说不希望自己的家变成幼儿园。我俩就这样暗中较着劲,不知不觉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先生的观念依然未改。我却渐渐喜欢上那些当年我奶奶家里摆过的东西了。
最后,我终于全面投降
风格一确定,家装的速度明显加快,我们请的设计师是工艺美院毕业的,挺艺术的一个人,特别排斥电脑,给我们的每一张图都是手绘的,这样也好,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我和先生每天一下班,就把图纸满地铺开,一个地儿一个地儿的商量,这该添什么,那该去什么,那段时间买的家装的书都有一人高了,经常都凌晨一两点了,我俩还在为一个门把手的颜色非信呢,比高考时都辛苦。
现在好多人家装修,通过设计图后就不再操心了,依我的经验看这行不通,我们家的装修图纸易了几十稿,在装修的过程中还有不断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客厅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一安好就觉得特别土,怎么看都别扭,后来和设计师一商量,干脆坐了三个落地的中式方格,即装饰了出风口,还是整个客厅“中国了很多”,真的感觉不错。
我么家有二十多个地方安装了中式方格,每一种图案都不同,为了定做这些方格,我们跑遍了北京的东南西北,最后把我们的油工都给感动了,用很成本的价格帮我们把这些方格都漆成了和家统一的颜色。
我从小喜欢艺术,对颜色向来敏感。我么第一次挑壁纸的时候我就看上了一款大红色的欧洲壁纸,可我先生说贴成红墙他睡不着觉,我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我每次路过这家店,都忍不住多看几眼,搞得我先生实在没办法,最后终于一咬牙,一跺脚,同意把书房的一面墙贴成红色,我好开心,后来也证明我是对的,书房因为我的红墙而风格独特,让那些沉闷的中式家具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现在想想,装修得那三个月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每天录完节目无论多晚我都会奔到工地,东查查,西看看,啥叫挑三拣四,估计我家的装修工人是最有体会的。
不过好在没有白忙乎,我们家从开始装修起,几乎天天都有人来参观,都快成了样板间了。每次有客人来,我那位不善言辞的先生都会抢着介绍这介绍那,看得出来他为我们共同的劳动成果而骄傲。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装修的过程中,我自己感觉长大了很多,体验了艰辛,当然更多的是难以名状的成就感。
所以我以为,装修是好女人必修课,这一课能不能上好那就要看你的勤奋和悟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