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一个最最最好的女朋友写的一篇关于我的文字,我们相识十一年了,她一直都是我的“闺密”,说实话,我这个人比较恋旧,十几年来我的朋友就那么几个,和她们在一起我比较放松,我喜欢被友情呵护的感觉。另外,这篇文章她写得不错,虽然自己读来有点脸红,呵呵
王芳,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名字,扔到人堆儿里就找不着了,叫一声,千百个人会回头。可我却相信:这个瘦瘦小小的王芳却一定是千百人当中最耀眼的!
认识王芳十几个年头了,平日里常常见,彼此的故事常分享,成长的岁月也总是常相伴,可是要用文字描述她,却成了让我提笔踌躇的难事——只因为:无论写她的哪个侧面,也都是要润足笔墨、力透纸背的——她,太丰富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乖巧、孝顺、有主意——这是爸爸妈妈眼里的王芳;
温婉、调皮、有魅力——老公这样赞美她
开朗、活泼、讲义气——朋友们说她是活雷锋
随和、干练、善交际!——同事们异口同声这样评价她……
而作为最贴心的朋友,我的眼里,王芳又是怎样的呢?
苦苦思索后,我写下两个字:
——坚韧!
之后,又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
——《有一种美丽叫坚韧》
乍一看,“坚韧”这两个字似乎和她扯不上关系,她分明是上帝的宠儿,她是嘴里含着玉来到这世上的——外表漂亮、聪明伶俐、家境优越、婚姻幸福、成绩不俗、人见人爱……朋友们开玩笑:上帝一定特意吻过她的额头。可了解她的我却想说:“走得远的人,不一定速度快、不一定体质好,不一定搭了便车,却一定是在别人还酣睡的时候提前出发的。王芳就是如此。”
96年,王芳考入内蒙古电视台,听说,考试,她不是第一名,可上岗,她却是第一个;听说,成为主持人,并迅速被观众喜爱和熟知的,她是第一个;听说,只工作一年多,便收获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项的,她是唯一一人……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子力量在拽着她一路前行。对这样耀眼的成绩,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欣赏者亦有之,可我却是由衷地钦佩:因为,在同来的伙伴们还沉浸在对电视台的新鲜感和轻飘飘的幸福当中时,王芳已悄然出发……
最初的那段日子,技术部对编机房的门房大爷,常常会在清晨第一个看到王芳,并开心地接受她的问候,他喜欢这孩子,他被她的热情感染、因她的礼貌而惬意,可让他不解的是,这孩子常常是还没等别人来,就走了。老人家想不明白情有可原——因为对编机房每晚11点就会自动断电,王芳是买了几个插线板,一个接一个,连起来二三十米,把办公室的电引到了对编机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练习编辑技术的——这样既不在工作高峰时占用机器,又可以踏踏实实地认真练习——原来,她不是第一个来的,而是最后一个走的……
99年,王芳来到北广读书,对于一个已经有些知名度的主持人来说,是要放下身段,有一些忍耐的。吃、穿、住、行都比原来差,她忍了;向比她年纪轻、资历低的年轻主持人学习,她做到了;每日奔波劳碌,她坚持下来了……深冬的夜晚,从位于西三环的演播室出来,公共汽车已经快到停运时间了,我们俩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跳过路边的防护栏,赶上最后一班公共汽车,中途换乘小巴,赶回位于东五环之外的广播学院,说尽好话、敲开已经上锁的学校大门,风尘仆仆回到宿舍。只记得,那时候的风像刀子,而我俩苦中作乐的模样,像傻子……那天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宿舍冰冷的床上感觉每一块骨头都在隐隐作痛,而王芳那一段时间天天都是这样过来的,每天一进宿舍还会给我们讲笑话,讲好玩的见闻,熟悉她了你就会发现,她永远都是那种把笑脸给别人,泪水自己咽的人。
2000年,她不顾朋友们的反对,来到刚刚创立的“银汉公司”。朋友们之所以反对,因为工资太低——最初每月只有800块;因为那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电视台——当时媒体的公司化运作少之又少;还因为从一个少儿节目主持人到生活类节目主持人——她要面临着不可预测的蜕变。只记得,那时候她的眼睛里总会透出一股子倔犟——现在想想,它的名字应该叫“坚韧”。800块的工资刚够她的交通费,她挺过来了;银汉如今也成了电视行业响当当的品牌——她的选择对了;从少儿节目主持人到生活类节目主持人,她轻松转换——她更多的潜力被挖掘出来了……而这一切,全部得益于——她的坚韧!
2004年,她一人主持三档节目,其中《快乐生活一点通》更是成了北京甚至全国的名牌栏目,收视率全线飘红。在别人看来,主持三档节目,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了,谁料到,她又忙中添乱,给自己开辟了一个“新战场”——她要挑战英文!有时候我会觉得她不过是说说而已,有时候我会给她扣上“附庸风雅”的帽子,可是,她用事实让我再不敢说这些风凉话——清晨七点打去电话,她已经在背单词;周末、假日约她去玩儿,她正在戴尔英语课堂听课;家里的英语书随处可见,她要做到两步之内,随手可以拿到;化妆的时候,她会时不时瞟一眼手边的单词小册子;和在美国呆了六年的博士后老公,她尽可能的用英语交流!她把辛苦花在学习英语上,英语也让她尝到了甜头——出国,她不必依赖导游和翻译;主持跨国公司的活动,她标准的英国腔也时常会让场下的老外们感到惊艳!她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2006年1月16日,北京长安大剧院上演了一幕话剧《看我们的幸福生活》,台下掌声雷动,台上那个接受我献花的光彩夺目的女一号就是从没沾过话剧边儿的王芳。学习一门新的艺术、第一部处女作就引起强烈反响,这其中的甘苦怕是只有她自己说得清楚,节选她“博客”里的只言片语,我们似乎看得到那个瘦小而忙碌的身影,在薄雾中,在夜色里……
“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有在凌晨两点之前到过家了,昨天连排,凌晨一点开始,四点半才结束,到家时天已蒙蒙亮”
“卸装,睡觉,五点二十五分,睡不了几个小时,上午八点必须起床。我真恨自己,这是什么日子啊?”
“八点,闹钟响,不知自己怎么爬起来的,怎么开的车,怎么到的单位……”
“九点开始化妆,十点赶到外景地……今天做的都是年饭,清蒸鱼,炖猪蹄,看上去就很有食欲,可是我一口都没吃,我的胃好像还在睡眠状态。”
“十二点半录完,一点赶回演播室录《一点通》,又没时间吃饭了,我真想哭,可是,我连流泪的时间都没有”
“四点半,赶到排练厅,一天的排练又开始了,说实话,真得很累,但我相信,以后想起这段日子,一定会笑出来”
看着这段生活记录,我的心里有心疼、有欣慰、但更多的,是欣赏!
我常常会感慨:我们散步的时候,她已经奋力蹬起了脚踏车,我们蹬起脚踏车的时候,她却坐上了磁悬浮,当我们终于坐上磁悬浮的时候,她恐怕已经在神七、神八上俯瞰地球了……她的脚步从未停过,无论一大步还是一小步,她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
她常说:“时间很公平,用在哪里都会有体现!”
她常说:“只要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那就是成功!”
她常说:“生活是一场现在进行时的演出,只能咬紧牙关、尽心尽力演下去!”
她常说:“在一个小房间里如果坐着不动,就意识不到墙。你动了,碰壁了,才会意识到墙的存在,才能走出墙的包围……”
不知为什么,每当想到她,我的耳边总会回响起成龙演唱的那首《真心英雄》——“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不知为什么,想到她,总会想到《生活秀》里韧劲十足的莱双扬,想到《乱世佳人》里永不言败的斯佳丽,想起那句经典的台词:“不管怎样,明天都是新的一天!”
不知为什么,想到她,我的眼前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瘦瘦小小、神情坚毅的小女孩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低头拾捡麦穗,她脸颊挂着汗,嘴角挂着笑,她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弯腰、起身,起身、弯腰——一遍一遍,从没停过。
在她身后,是一片金黄,在她眼前,是金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