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饭这件大事上 我们不能死于无知!
| 分类: 吉米化妆学校 |
病,是吃出来的,但病,也是可以吃回去的。“病从口入”这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我们一生要吃到8万顿饭60吨食物的情况下(若以80岁寿命为前提),吃得对不对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小到烹饪火候、怎么喝水,大到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癌症、肥胖症……在这里你会明白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的那句名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很多时候,你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答案就在你的筷子夹起了什么。尽管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和美食的终极较量,但如果你赢了,就赢到了健康和未来。今天吉米化妆培训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吃,才最养身。
吉米学校高级造型师在线咨询QQ:800009013
重口味同学,是时候控制一下自己了
浸泡在油里的水煮鱼、水煮牛肉以及炸鸡翅、炸薯条很好吃吧?很多吃货面对这些美味简直毫无抵抗力。也许你无法想象,如果把这些油单拎出来,我们一辈子要喝下1-2吨,简直是一台抽油烟机。在伸出筷子前,先看看这则消息吧:调查显示,在全球早逝的人群中,接近一半的人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油脂摄入量和油脂类型不当有一定关系。
油炸食品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垃圾食品之首,油吃得太多,会造成肥胖、血脂升高,并可能由此增高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如果放到喝汤用的白瓷勺里,刚好是两勺半。
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哪些油对身体有益处?哪些油不宜多吃?都知道植物油比动物油健康,那在植物油中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吧?还有那些“反式油”“反式脂肪”是什么呢?能吃吗?
“最好选择植物油来烹调食物,但尽量不要选择椰子油、棕榈油”,“因为这两种油里面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与动物油相差无几,甚至要高于某些动物油,所以尽量不要选择。”而在众多植物油中,当属橄榄油最好,“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对心血管和血脂的调节作用要优于其他种类的油。”但橄榄油也并没有神化,“那些所谓的橄榄油‘防癌’‘防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宣传口号并不靠谱。”
最好的用油方法是不断更新品种,多种油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摄取多种脂肪酸。不同的烹饪方式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油,比如煎、炒可以选用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大众油,凉拌菜可以用橄榄油、芝麻油,油炸食物用花生油,“在烹调时,油烧七分热就好,切勿反复使用,很多成分都会变,会产生致癌物质”。
而对于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干、咖啡伴侣、方便面、起酥点心、巧克力派等很有爱的同学也要注意了,这些食品中包含反式脂肪,经常食用可能会增高胆固醇、增加血小板凝聚、增加体重、导致精子形态异常等各种问题,而这些损害最终会导致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痴呆症、增加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呃,看起来很严重。
而另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口味爱好者离不开的盐。
“食盐量过大是导致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肾脏每天都会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出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毫克的钙,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量也越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生长。”
事实上,普通人一天盐的摄入量最好是6克,其中有两克是日常吃进去的食物所包含的量,所以实际上一天炒菜用盐应该是4克——相当于把一个普通啤酒瓶盖铺平的量。其他调味品中的盐也不容小觑,比如酱油里的含盐量就高达18%左右。
控盐妙招
1.烹调时多用醋、柠檬汁等酸味调味汁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
2.多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盐。对于放了盐的汤菜,避免喝菜汤;
3.多吃有味道的菜,比如洋葱、番茄、青椒、胡萝卜等,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来提升菜的口感;
4.做凉拌菜的时候最后放盐,少撒点儿盐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5.用酱油这些调味品的时候用点、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倒进菜里。每6毫升酱油所含钠离子相当于1克盐中的钠离子量;
6.不需要在所有菜里都放盐,比如最后一道汤里就可以不放盐,因为人的口腔里的盐味是可以累积的,在吃其他菜的时候,口腔里已经留下了盐分。
吉米学校高级造型师在线咨询QQ:80000901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