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预感,猜到了开始,却始终猜不到结束……
他不是衰老的只能靠旧日的残存回忆来滋养的欲望之鱼;他也不是在逝去的时光里丢失了致命氧气而不厌烦的回顾找寻,以企求那已被埋葬的光芒重放的烛火;他是依旧被簇拥着矗立在最顶峰的树,而他却无意追逐从他身旁飞速掠过的年华之风,他似乎疲惫已极,当我们还埋头在残灰余烬中寻觅他遗失的东西时,他却转身跃入了另一个疯狂,谁也阻止不了他的“肆虐”,只是转瞬间,他又将挥手作别,无从知晓这是一个善意的玩笑还是……
他说,“也许等我录完专辑宣传完了之后就会去削发皈依佛门,这是我下面要走的一条路,我觉得这是一种清净。”不是开玩笑,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贯穿了整个采访,只是文章必须喘口气,换个调子,否则看着像佛经。
佛曰“一花一世界”
“在为别人做嫁衣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才华或者光鲜的东西展现出来呢?我觉得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展现出来了。”
短的贴着头皮的黄发,没化妆,穿着也很简洁,不像你所能见到的那种吉米的形象。似乎永远都在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世界的吉米,坐在他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从容自若的畅谈成长的躁动与勇气,谈流金岁月的愉快与欣慰,谈时尚舞台上的跌宕剧情……能明显的感受到吉米飞扬的心境。他那似乎永远都阳光灿烂的笑容总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始终保持着在数不清的名人当中不可多见的轻松心情。
在当今时尚圈,有一个人始终走在最前沿,他就是吉米。他是国内第一位来往国际的著名形象造型设计师,中国第一位签约海外的形象设计师,进入时尚十余年、有“中国时尚第一人”之称的吉米,曾为数不清的世界知名人士和巨星做过造型化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吉米是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形象造型师之一而被记住的,但是他却坦言已经三年没有做造型化妆了。做主持人、出唱片、是吉米近期在“捣腾”的事。
讲台上他是老师,T台上他是model,幕后他是造型师,银屏上他是主持人,是演员,是歌手。“化妆是我的一个兴趣,我希望通过化妆来接触更多的行业,这些我没有尝试过的行业都是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这些都是一通百通。”
“我跟别的造型师不一样,我会帮模特、演员指点他们在镜头前面前的表现,可是在为别人做嫁衣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才华或者光鲜的东西展现出来呢?我觉得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展现出来了。”
“为什么我永远要做一个很不同的人,我就是要做最优秀的,包括做主持人,我也要做最优秀的。也许等有一天我做到优秀的主持人了,我又不做了,就是这样,我永远都要实践一个东西,去试试自己行不行,试过了就ok,做的不好就要去努力。”
吉米依旧每天8点钟左右起床,然后晚上12点左右睡觉,白天有事干事,什么都干。闲的时候,看碟,弄弄草,种种花。他也摄影,也设计服装。2003年他还开了一个成衣秀,他设计的东西别人拿去挂起来卖,而对于他来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就over,“我不是打算非得要什么样”,他说。
佛曰“不舍不得”
“我做造型师不是因为我化了谁而出名,我的出现是因为我自身的价值,而不是附属于任何一个人”
做过酒店服务员,做过走穴的“女模特”,做过发廊仔……而今他却精灵般穿梭于时尚的梦幻世界中,他灵动、诡异的身影,在诠释时尚不在流华于肤浅表面,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介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带给人们享受和美。其实在吉米的背后,也经理了许多艰苦和付出,甚至是常人无法了解到的体力透支、无法感受到的辛酸苦辣。
唯一对吉米人生经历影响特别大的一个人,是一家美国公司的女老板,一个特别能干的美籍华人,一个工作狂,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还在公司工作,实在困的不行了,躺在沙发上睡一两个小时,然后起来继续工作。吉米问他:“你不累吗?为什么不多睡呀?”她说:“睡觉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
从那以后,将近3到4年的时候,吉米处于疯狂工作的状态。
“三年之后我在造型界就大红大紫。如果没有这三四年坚持下来,我就不会有今天,他不会知道‘工作是让你享受快乐的一种最好方式’。我尝到了工作给我带来快乐的甜头。对我来讲,很多事不一定要考虑结果怎么样,我喜欢的就是这个过程,每一个小细节,从没有到有,从有到自己心态的满足。”
记者:你现在不做造型了,是因为超越不了了吗?
吉米:不是因为超越不了,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艺术或者审美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非要去超越吗?我觉得不是。我现在不像过去,只做一件事,有很多精力,我现在同时做几件事,精力被分散了,创作源泉不像过去那么丰富了,没有那么大的激情,所以反而再做造型的时候,会喜欢一种平淡的感觉,不喜欢太过于张扬,过去会为了造型而去施展全身精力现在反而觉得平淡是一种享受。
记者:我们还能期待有一天你会再做造型吗?
吉米:我不太会再回来做造型,因为造型的东西我都尝试太多了,从1995年到现在10年时间,反而觉得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佛曰“不可说”
“时代已经过去了,很难再出一个像我这样的造型师了。”
你可能会觉得吉米身上有一种神秘色彩,他可以往来于世界各地,出色表现他的才华,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了解他得人,会知道他是一个特别直接的人。“我说话很直接,跟我说话不用藏着掖着”:他自己的观点。
在采访时吉米的口中也“大开杀戒”,对造型界、模特界的种种“景致”给了他自己的说法——
记者:形象设计师的将来趋势会怎样?
吉米:95年那段时间的毛戈平时代,无意中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气场,人们觉得美是那么神奇,造型师具有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现在百姓对时尚有了自己的见解,不会有那么多人再觉得造型神秘,其实化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每个人脸上就一对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再怎么化还是那样,并没有那么奥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东西都会有市场。
记者:您更喜欢哪些模特来演绎您的作品,他们更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吉米: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模特,我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身体曲线。所以说我是一个很全面的人。其实模特也是一个悲哀的行业,年龄小的模特有身体条件,而在近30岁的时候模特更有韵味,但商业上又不太认可这些“老”模特,这永远是一种矛盾的存在。现在模特缺的东西太多了,缺文化、缺底蕴、缺陶冶,他们现在都像一张白纸一样应该多去感受艺术、人文的东西。
记者:目前中国形象造型设计师与国际形象造型设计师存在哪些差异?
吉米:中国造型师与国际上的差距就是心态上的差距,目前作造型的人争名夺利,占有欲非常强烈,其实西方人生活的整体氛围就决定他们心态比较平和,去法国、意大利,能够感受到当地人很懒散,当然也会产生浪漫,不会急于去彰显一些东西,目的性没那么强,艺术反而由此产生。社会能营造出最顶级人群的素质。
佛曰“心动”
“努力工作,极度娱乐,享受自己人生”
作为时尚中人,吉米希望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让大家了解美的内涵,拥有美的文化。正式这种追求,他才有了遁入佛门的想法。现在吉米看禅道方面的书,学周易。他说:“研究造型其实并不是研究单一的造型,他是研究一种人性,其实一个成功的造型师,应该透彻的揣摩人性,人性本身就是多面性的,误和悟这两者之间有一线之隔,做造型的时候,需要平静的与对方进行心态的沟通,包括了解对方处于一种什么心理状态。造型就是一个人的符号,一个人的标志,通过对一件事情的感悟,应该往更深一步去走。”
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吉米出乎意料的说自己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在安静当中会有无数的想法,有时间看书会有更大空间。现在看到一些人的作品还是在翻版我们多年前的东西,是因为安静不下来,耐不下心。平静的心态决定了成功。”
“一个人相当于一个瓶子,当你快灌满水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还能盛更多,然后这个瓶子可能会变成一个比较大的碗,当这个碗快盛满的时候,你有一种意识其实还可以更大,你会变成一个缸,每当你身份变化的时候,其实是你有一种心理变化,那么你人不可能膨胀,而是你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具有包容性的了,相反,有些人在是一个小杯子的时候,放了一点水,就喊‘我快满了,我快满了’,他不停的炫耀自己,他没有意识到自身远可以变的更大,在这里来讲,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我属于前者,当我在从事每一个职业的时候,会更多的去摄取和包容的能力。”
在他写自己家的淡雅文字中恍然看到一个恋家的男人。“暖香的睡房,醒目的客厅,我的家处处充满了色彩的诱惑。静静的打开房门,首先迎面扑来的淡淡的紫,香氛,可爱的黄,柔和,刺目的红,酷炫,各种颜色在一起相处的非常和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总是让我浑身不经意充满生命的张力和欲望。”但是他却坚决的说,不结婚,不要小孩。
用吉米自己的一句话做结“不要用常人的要求去要求我,不要用常人的理解去理解我”